|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 | 第10-14页 |
| ·国外电牵引采煤机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内电牵引采煤机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国内电牵引采煤机研究方向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14-18页 |
| ·对于工作装置的设计方面国内外研究的情况 | 第14-15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简述 | 第15-16页 |
| ·计算机仿真技术简述 | 第16-18页 |
| 2 建立采煤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 | 第18-30页 |
| ·采煤机简述 | 第18-19页 |
| ·采煤机的负载特性 | 第19-20页 |
| ·采煤机截煤时的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 ·建立动力学模型 | 第21-25页 |
| ·假设与简化 | 第21页 |
| ·滚筒偏心质量的简化模型 | 第21-23页 |
| ·建立采煤机截煤时振动的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 ·建立采煤机振动的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 ·建立采煤机振动的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 ·建立截齿运动的理论模型 | 第27-29页 |
| ·截齿的运动轨迹 | 第27-28页 |
| ·截齿的速度模型 | 第28页 |
| ·截齿的加速度模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截割部虚拟样机建模 | 第30-35页 |
| ·建立机械系统各零部件的数字化模型 | 第30-32页 |
| ·建立装配模型 | 第32-33页 |
| ·工作装置的干涉检查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截割部工作过程运动学仿真 | 第35-45页 |
| ·运动学方程 | 第35-36页 |
| ·添加约束 | 第36-38页 |
| ·采煤机行走运动 | 第37页 |
| ·滚筒旋转运动 | 第37-38页 |
| ·摇臂升降运动 | 第38页 |
| ·添加驱动 | 第38页 |
| ·摇臂运动学仿真 | 第38-41页 |
| ·运动曲线的输出 | 第39-40页 |
| ·摇臂运动学曲线 | 第40-41页 |
| ·截齿的运动学仿真 | 第41-43页 |
| ·截齿的运动轨迹仿真 | 第41-42页 |
| ·截齿的速度和加速度仿真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5 采煤机截割部动力学分析 | 第45-53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45-47页 |
| ·COSMOSMotion 环境中虚拟样机的建立流程 | 第47-48页 |
| ·摇臂对负载的响应分析 | 第48-52页 |
| ·恒定输入 | 第48-50页 |
| ·谐波函数 | 第50-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6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