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糙皮侧耳优良杂交子筛选与侧耳属野生菌株驯化栽培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8-22页
   ·糙皮侧耳的遗传特性及生活史第8-10页
   ·体细胞不亲和性第10-11页
   ·食用菌育种方法第11-14页
     ·野生菌株驯化育种第11页
     ·人工选择育种第11-12页
     ·杂交育种第12页
     ·诱变育种第12-13页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13-14页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在食用菌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第14-16页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第14页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第14-15页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第15-16页
   ·侧耳属蕈菌分子标记技术第16-20页
     ·I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第17页
     ·ISSR技术在食用菌品种鉴定及选择亲本中的运用第17-18页
     ·ISSR技术在食用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ISSR技术在食用菌遗传组图与基因定位方面的运用第19页
     ·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及其应用第19-20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0-22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35页
   ·试验材料第22-24页
     ·供试菌株第22页
     ·供试培养基第22-23页
     ·栽培料配方第23页
     ·供试试剂第23-24页
   ·试验方法第24-35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及不同交配型菌株T1和T2的确定第24-25页
     ·交配型实测比例的x~2测验第25-26页
     ·杂交配对及拮抗试验第26-27页
     ·野生菌株的采摘及组织分离第27页
     ·杂交菌株栽培第27页
     ·出菇管理第27-28页
     ·采收记录第28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第28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28-30页
     ·ISSR-PCR第30-31页
     ·ITS-PCR第31-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81页
   ·亲本选择第35-36页
     ·供试菌株第35页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第35-36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第36-38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制备及再生条件第36-37页
     ·再生单核菌株交配型的鉴定及比例第37-38页
   ·单单杂交及双单杂交配对及杂交结果第38-41页
     ·单单杂交第38-39页
     ·双单杂交第39-40页
     ·拮抗试验与杂交后代的初步鉴定第40-41页
   ·杂交菌株生长速度测定第41-50页
     ·CYM完全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41-46页
     ·三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46-50页
   ·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第50-66页
     ·秋栽杂交菌株主要农艺性状描述第50-52页
     ·秋季栽培鲜菇产量性状分析第52-56页
     ·秋季栽培菌株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第56-61页
     ·春季栽培鲜菇产量性状分析第61-63页
     ·春季栽培菌株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第63-66页
   ·ISSR指纹图谱鉴定杂交子第66-72页
     ·供试菌株第66页
     ·引物的筛选结果第66-67页
     ·聚类分析鉴定第67-72页
   ·野生菌株驯化栽培试验第72-76页
     ·野生菌株的采集第72-73页
     ·野生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第73页
     ·野生菌株培养特征观察第73-74页
     ·两株野生菌株栽培出菇试验第74-75页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驯化野生菌株第75-76页
   ·基于ITS序列对两株野生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76-81页
     ·ITS-PCR扩增产物检测图谱第76页
     ·克隆检测图谱第76-77页
     ·ITS序列分析第77-78页
     ·两株野生菌株的Blast比对分析结果第78-81页
4 讨论第81-86页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的应用第81-82页
   ·单单杂交与双单杂交两种育种方式的比较第82-83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糙皮侧耳综合性状评估中的运用第83-84页
   ·ISSR在侧耳属菌株鉴定中的应用第84-85页
   ·关于侧耳属的分类与ITS序列分析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录一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下一篇:60Co辐射创造柑橘突变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