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2-15页 |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资料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第2章 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技术程序及方法 | 第24-42页 |
·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内涵和特征 | 第24-26页 |
·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程序步骤 | 第26-28页 |
·规划环评中综合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建立 | 第28-42页 |
·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28-30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第30-32页 |
·构建框架 | 第32-35页 |
·指标体系的解读 | 第35-37页 |
·评价指标的量化计算 | 第37-39页 |
·各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39-42页 |
第3章 案例研究—天津市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2-8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42-44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42-43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3-44页 |
·规划概况及分析 | 第44-46页 |
·规划范围和用地规模 | 第44页 |
·发展定位 | 第44页 |
·人口规模 | 第44-46页 |
·规划期限 | 第46页 |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重点内容 | 第46页 |
·资源环境瓶颈要素的识别 | 第46-49页 |
·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9-63页 |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第49-55页 |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 第55-59页 |
·环境容量分析 | 第59-63页 |
·综合环境承载力评价 | 第63-73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3-65页 |
·评价指标阈值的选取及承载力指数的计算 | 第65-71页 |
·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数 | 第71-73页 |
·规划区历史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第73-77页 |
·区域环境承载状况影响机制分析 | 第77-78页 |
·结果分析 | 第78-83页 |
·自然环境承载力 | 第80-81页 |
·经济环境承载力 | 第81页 |
·社会环境承载力 | 第81页 |
·环境承载力协调度分析 | 第81-83页 |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结论的规划调整和对策建议 | 第83-88页 |
·节约循环用水,突破水资源瓶颈限制 | 第83-84页 |
·调整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 第84-85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清洁生产 | 第85-86页 |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 第86页 |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第86-87页 |
·加强规划区域内环境管理 | 第87-8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