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0页 |
引言 | 第9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概述 | 第9-11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第11-14页 |
·Perkin合成法 | 第11-12页 |
·Knoevenagal合成法 | 第12页 |
·Pechmann合成法 | 第12-13页 |
·Vilsmeier-Haack合成法 | 第13页 |
·一些其他合成方法 | 第13-14页 |
·常用合成方法总结 | 第14页 |
·荧光原理及有机荧光染料 | 第14-18页 |
·荧光产生的原理 | 第14-15页 |
·荧光参数 | 第15-16页 |
·影响荧光的因素 | 第16-17页 |
·有机荧光染料 | 第17-18页 |
·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的应用 | 第18-23页 |
·香豆素类衍生物荧光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第18-19页 |
·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 | 第19-20页 |
·香豆素类荧光染料 | 第20-21页 |
·香豆素类荧光探针 | 第21-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3-羧基香豆素的合成、表征及光谱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引言 | 第30页 |
·合成路线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1页 |
·乙醚的处理 | 第31-32页 |
·2,4-二羟基-5-氟苯甲醛(Ⅰa)的合成 | 第32页 |
·2,4-二羟基-5-氯苯甲醛(Ⅰb)的合成 | 第32-33页 |
·2,4-二羟基-5-溴苯甲醛(Ⅰc)的合成 | 第33页 |
·3-羧基-6-氟-7-羟基香豆素(Ⅱa)的合成 | 第33-34页 |
·3-羧基-6-氯-7-羟基香豆素(Ⅱb)的合成 | 第34页 |
·3-羧基-6-溴-7-羟基香豆素(Ⅱc)的合成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甲酰化 | 第34-36页 |
·环合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环合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37页 |
·化合物Ⅱa、Ⅱb和Ⅱc的荧光光谱 | 第37-39页 |
·荧光照相图片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3-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42-58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合成路线 | 第43-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5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碘甲烷的制备 | 第45页 |
·碘乙烷的制备 | 第45页 |
·2,4-二羟基-5-氟苯甲醛(Ⅰa)的合成 | 第45页 |
·2,4-二羟基-5-氯苯甲醛(Ⅰb)的合成 | 第45-46页 |
·2-羟基-4-乙氧基苯甲醛(Ⅰd)的合成 | 第46页 |
·3-氰基-6-氟-7-羟基香豆素(Ⅱa)的合成 | 第46-47页 |
·3-氰基-6-氯-7-羟基香豆素(Ⅱb)的合成 | 第47页 |
·3-氰基-7-羟基香豆素(Ⅱc)的合成 | 第47页 |
·3-氰基-7-乙氧基香豆素(Ⅱd)的合成 | 第47-48页 |
·3-氰基-6-氟-7-甲氧基香豆素(Ⅲa_1)的合成 | 第48页 |
·3-氰基-6-氟-7-乙氧基香豆素(Ⅲa_2)的合成 | 第48-49页 |
·3-氰基-6-氯-7-甲氧基香豆素(Ⅲb_1)的合成 | 第49页 |
·3-氰基-6-氯-7-乙氧基香豆素(Ⅲb_2)的合成 | 第49页 |
·3-氰基-6-氯-7-氧乙醇基香豆素(Ⅲb_3)的合成 | 第49-50页 |
·3-氰基-6-氯-7-氯乙氧基香豆素(Ⅲb_4)的合成 | 第50页 |
·3-氰基-6-氯-7-苄氧基香豆素(Ⅲb_5)的合成 | 第50页 |
·3-氰基-6-氟-7-氧乙酸甲酯基香豆素(Ⅲb_6)的合成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环合试剂的选择 | 第51-52页 |
·7-羟基取代产物的合成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四章 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58-68页 |
引言 | 第58页 |
·3-羧基-6-氟-7-羟基香豆素的合成及表征 | 第58页 |
·晶体培养 | 第58页 |
·单晶衍射数据测定 | 第58-59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59-6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4-67页 |
·π-π堆积作用 | 第64-66页 |
·分子间氢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9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