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若干问题研究--以防卫过当的认定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防卫过当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防卫过当之历史演进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防卫过当之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一、自由与秒序价值取向的博弈 | 第12-14页 |
二、防卫权与刑罚权的博弈 | 第14-15页 |
三、防卫的权利属性 | 第15页 |
四、刑法机能与防卫权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防卫过当的概念与本质 | 第17-22页 |
第一节 防卫过当的概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防卫过当的本质 | 第19-22页 |
第三章 防卫过当的程度要件及认定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认定 | 第22-27页 |
一、“明显超过”的内涵及认定 | 第23-24页 |
二、“必要限度”的内涵及认定 | 第24-27页 |
第二节 “重大损害”的认定 | 第27页 |
第三节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重大损害”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四节 特殊防卫中的防卫过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 | 第30-36页 |
第一节 防卫过当主观罪过形式的论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防卫过当主观罪过形式的论证 | 第31-36页 |
一、直接故意不能成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第32-33页 |
二、间接故意能成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第33-34页 |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能成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第34页 |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能成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