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乡村旅游 | 第14-18页 |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一、国外乡村旅游研究 | 第19-20页 |
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 | 第20-22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3-27页 |
一、理论指导 | 第23-2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金华乡村旅游发展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第一节 金华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回乡探亲接待阶段 | 第27页 |
二、20世纪九十年代的旅游景点接待阶段 | 第27页 |
三、21世纪起步的主题规划发展阶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金华乡村旅游活动分类及效益评价 | 第28-33页 |
一、金华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统计 | 第28-29页 |
二、金华乡村旅游活动分类 | 第29-30页 |
三、金华乡村旅游效益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节 金华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 第33-38页 |
一、依托景区以点带面的发散式格局 | 第33-35页 |
二、旅游经营主体的多样化 | 第35-36页 |
三、功能结构的多层化 | 第36页 |
四、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金华乡村旅游调查分析 | 第38-53页 |
第一节 金华乡村旅游调查说明 | 第38-41页 |
一、游客体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38-40页 |
二、走访调查及材料处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游客体验调查分析 | 第41-49页 |
一、游客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二、游客体验分析 | 第44-47页 |
三、游客体验调查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相关部门走访调查分析 | 第49-53页 |
一、政府职能部门走访 | 第49-51页 |
二、旅游经营主体走访 | 第51-52页 |
三、走访调查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影响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 第53-66页 |
第一节 金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3-58页 |
一、资源利用不科学,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 | 第53-54页 |
二、乡村特色表现不到位,产品品位不高 | 第54-58页 |
三、职能部门协调管理机制不合理,制约乡村旅游循环发展 | 第58页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分析 | 第58-66页 |
一、资源保护 | 第59-60页 |
二、市场开拓 | 第60-63页 |
三、产业升级 | 第63-64页 |
四、政府支持 | 第64-66页 |
第五章 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 第66-72页 |
第一节 发展建议 | 第66-70页 |
一、明确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将科学发展落实到位 | 第66页 |
二、鼓励经营主体多元化,走质量型发展之路 | 第66-67页 |
三、注重乡村性的表达,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 第67页 |
四、挖掘资源特色,提升产品档次 | 第67-70页 |
五、深化职能管理改革,提高政府监管力度 | 第70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70-71页 |
二、后续研究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