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徽州文学的研究回顾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徽州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与南宋中期徽州文学的发展背景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徽州的地理环境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徽州的历史文化变迁与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南宋前期、中期的社会背景下徽州作家的总体素质 | 第18-24页 |
第二章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主体思想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政治思想 | 第24-32页 |
一、德法兼济的治国思想 | 第24-25页 |
二、知人善任的吏治思想 | 第25-26页 |
三、保民备边伺机恢复的军事思想 | 第26-29页 |
四、理财恤民的经济思想 | 第29-31页 |
五、南宋中期徽州文人政治思想的特点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文学思想 | 第32-38页 |
一、“文以载道”观 | 第33-36页 |
二、清新恬淡的审美观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诗文创作 | 第38-80页 |
第一节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文章创作 | 第38-62页 |
一、论说文 | 第38-45页 |
(一) 政论文 | 第38-42页 |
(二) 学术论文与史论文 | 第42-45页 |
二、杂记文 | 第45-51页 |
(一) 台阁名胜记 | 第45-48页 |
(二) 山水游记 | 第48-49页 |
(三) 书画杂物或人事杂记 | 第49-51页 |
三、序文 | 第51-57页 |
(一) 赠序文 | 第51-54页 |
(二) 序跋文 | 第54-57页 |
四、赋 | 第57-61页 |
五、南宋中期徽州文人文章创作的特点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诗歌创作 | 第62-80页 |
一、抒情言志诗 | 第62-71页 |
二、理学诗 | 第71-74页 |
三、词 | 第74-78页 |
四、南宋中期徽州文人的诗歌特点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