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1 绪论 | 第15-24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7-20页 |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1-22页 |
·创新性认识 | 第22-24页 |
2 盐构造的若干概念 | 第24-38页 |
·盐岩流变学 | 第25-26页 |
·盐构造样式 | 第26-28页 |
·盐底辟形成机制 | 第28-32页 |
·沉积差异负载作用触发的盐底辟 | 第30页 |
·拉张作用触发的盐底辟 | 第30-31页 |
·挤压作用触发的盐底辟 | 第31-32页 |
·盐构造的沉积记录 | 第32-36页 |
·整合型盐构造 | 第32-33页 |
·刺穿型盐构造 | 第33-36页 |
·盐构造的变形机制 | 第36-38页 |
3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8-49页 |
·构造演化 | 第39-41页 |
·南天山造山带 | 第39-40页 |
·库车坳陷 | 第40-41页 |
·构造分带 | 第41-44页 |
·构造-地层层序 | 第44-49页 |
·盐下层序 | 第44-46页 |
·盐层 | 第46页 |
·盐上层序 | 第46-49页 |
4 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 | 第49-85页 |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格架 | 第49-51页 |
·却勒地区盐构造特征 | 第51-57页 |
·喀拉玉尔滚构造带 | 第52页 |
·秋里塔格构造带 | 第52-55页 |
·本节小结 | 第55-57页 |
·拜城凹陷盐构造特征 | 第57-63页 |
·盐顶构造图特征 | 第57-58页 |
·东、西沉积中心特征 | 第58-59页 |
·大宛齐盐枕 | 第59页 |
·拜城凹陷鞍部 | 第59-62页 |
·本节小结 | 第62-63页 |
·大北地区盐构造特征 | 第63-81页 |
·盐墙西侧构造特征 | 第64-65页 |
·西段:隐伏于地下的盐墙 | 第65-67页 |
·中段:出露地表的盐株 | 第67-69页 |
·东段:盐脊和盐推覆构造 | 第69-78页 |
·吐孜玛扎底辟构造演化 | 第78-81页 |
·本节小结 | 第81页 |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演化和构造缩短量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物理模拟 | 第85-117页 |
·物理模拟基本理论 | 第85-94页 |
·实验理论:相似性原则 | 第85-87页 |
·实验材料和相似比例 | 第87-89页 |
·构造变形过程定量测量 | 第89-92页 |
·本文实验设备及实验操作过程 | 第92-94页 |
·挤压速率对厚皮压缩盐盆地变形的影响 | 第94-99页 |
·实验设置 | 第94-95页 |
·实验结果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8页 |
·本节小结 | 第98-99页 |
·典型厚皮压缩盐盆地的几何学和运动学 | 第99-103页 |
·实验设置 | 第99页 |
·实验结果 | 第99-10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02-103页 |
·挤压之前发育的盐底辟对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变形的影响 | 第103-111页 |
·实验设置 | 第103-104页 |
·实验结果 | 第104-11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10-111页 |
·同构造沉积对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变形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实验设置 | 第111-112页 |
·实验结果 | 第112-11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节 | 第115-117页 |
6 讨论 | 第117-128页 |
·库车坳陷西段盐底辟构造触发机制 | 第117-118页 |
·挤压作用下盐底辟构造的改造 | 第118-121页 |
·挤压背景下沉积差异负载对盐岩流动变形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成因 | 第124-128页 |
7 认识和结论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59页 |
作者简历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