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9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IPv4 与IPv6 协议 | 第11-25页 |
·IPv4 协议 | 第11-17页 |
·IPv4 协议简介 | 第11-14页 |
·IPv4 协议的缺陷 | 第14-17页 |
·IPv6 协议 | 第17-24页 |
·IPv6 数据报格式 | 第17-19页 |
·IPv6 地址的表示形式 | 第19-20页 |
·IPv6 地址分配状况 | 第20-22页 |
·IPv6 协议的优点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IPv4/IPv6 过渡技术 | 第25-37页 |
·IPv4/IPv6 过渡的原则 | 第25-26页 |
·IPv4/IPv6 过渡中的节点类型 | 第26页 |
·双栈技术 | 第26-28页 |
·转换技术 | 第28-29页 |
·隧道技术 | 第29-35页 |
·配置型隧道 | 第30-31页 |
·ISATAP | 第31-32页 |
·6to4 | 第32-33页 |
·6over4 | 第33-34页 |
·TB | 第34-35页 |
·IPv4/IPv6 过渡技术的选择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IPv4/IPv6 过渡实验与分析 | 第37-55页 |
·Windows 实验环境 | 第37-46页 |
·Windows 操作系统对IPv6 的支持 | 第37-38页 |
·缺省接口配置 | 第38-46页 |
·在windows 主机上操作IPv6 的命令 | 第46页 |
·IPv4/IPv6 过渡实验 | 第46-54页 |
·实验硬件环境 | 第46-47页 |
·实验方案 | 第47-48页 |
·在路由器和主机上的主要配置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与协议无关的网络编程实现 | 第55-73页 |
·IPv4 与IPv6 socket 编程接口的主要差异 | 第55-58页 |
·地址族不同 | 第55页 |
·地址结构不同 | 第55-57页 |
·地址转换函数不同 | 第57页 |
·域名解析函数不同 | 第57-58页 |
·与协议无关的编程接口 | 第58-61页 |
·与协议无关的结构 | 第59-60页 |
·与协议无关的函数 | 第60-61页 |
·一个与协议无关的网络聊天程序的实现 | 第61-72页 |
·与协议无关的网络聊天程序结构 | 第61-65页 |
·部分重要代码及相关说明 | 第65-72页 |
·运行结果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