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复方青秦液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3页
前言第13-15页
文献综述第15-53页
 综述一 痛风性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第15-35页
  1 痛风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第15-21页
   ·痛风的发病机制第15-19页
     ·尿酸的正常代谢第16页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6-18页
     ·原发性痛风的促发因素第18-19页
   ·现代医学对于痛风性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第19-21页
     ·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第19-20页
     ·尿酸可使RAS和COX-2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及导致肾小球前动脉病变第20页
     ·诱导炎症反应第20页
     ·高尿酸血症诱导产生严重的肾小球血管病变,且这种病变并非继发于高血压第20-21页
  2 痛风性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第21-25页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性肾病第21-22页
     ·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第21页
     ·痛风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第21-22页
   ·高血压病与痛风性肾病第22-23页
     ·高血压病引起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第22页
     ·高尿酸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第22-23页
   ·2型糖尿病与痛风性肾病第23-25页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第23-24页
     ·2型糖尿病合并低尿酸血症伴高尿酸尿症第24-25页
  3 痛风性肾病的一般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第25-26页
  4 痛风性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6-28页
   ·痛风性肾病的诊断第26-27页
     ·临床诊断标准第26页
     ·相关实验室检查第26-27页
     ·超声检查第27页
     ·X线腹部平片检查第27页
     ·CT检查第27页
   ·痛风性肾病的鉴别诊断第27-28页
     ·与肾小球肾炎的鉴别第27页
     ·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鉴别第27-28页
  5 痛风性肾病的治疗第28-30页
   ·一般治疗第28页
     ·控制饮食第28页
     ·禁饮酒第28页
     ·多饮水第28页
     ·碱化尿液第28页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第28页
     ·注意保护肾功能第28页
   ·抑制血尿酸合成第28页
   ·促进尿酸排泄第28-29页
   ·尿酸性肾结石的治疗第29页
   ·替代疗法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5页
 综述二 中医学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第35-53页
  1 病因病机第35-38页
   ·古代医家对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5-36页
     ·古典医籍关于痛风病名的记载第35页
     ·古代医家关于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5-36页
     ·古代医家关于痛风性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6页
   ·现代医家对本病发病机病的认识第36-38页
     ·内伤饮食、七情、劳倦,外感风、寒、湿、热的病因学意义第36-37页
     ·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第37页
     ·湿、浊、痰、瘀诸邪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第37-38页
  2 治则治法第38-48页
   ·内治法第38-44页
     ·分型辨证论治第38-40页
     ·临床分期与分型辨证论治相结合第40-41页
     ·古方加减治疗第41-42页
     ·自拟方药治疗第42-44页
   ·针刺疗法第44-45页
   ·内外治法相结合疗法第45-46页
     ·针刺与内服中药相结合第45页
     ·中药灌肠与内服中药相结合第45-4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46-48页
     ·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第46-47页
     ·泄浊化淤、行气利水法结合西药治疗第47-48页
     ·清利湿热法结合西药治疗第48页
  3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临床研究第53-58页
 1 研究目的第53页
 2 研究对象第53页
 3 病例选择第53-54页
 4 临床分组及治疗方法第54-55页
 5 观察指标第55页
 6 疗效评定标准第55-58页
研究结果第58-69页
 1 临床资料第58-61页
   ·一般资料第58页
   ·资料分析第58-61页
 2 结果分析第61-68页
   ·临床证候疗效评定第61-66页
   ·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分析第66-68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脏B超检查情况第68页
 3 总体安全评价第68页
 4 脱落情况第68-69页
讨论第69-77页
 1 "复方青秦液"的理论基础第69-70页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69页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第69-70页
 2 复方青秦液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70-72页
   ·古典医籍关于复方青秦液主要组方药物功效的记载第70-71页
   ·复方青秦液的组方分析第71页
   ·复方青秦液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第71-72页
 3 对照药物氯沙坦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分析第72-73页
 4 复方青秦液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第73-75页
   ·临床总疗效分析第73页
   ·对临床中医证候的影响第73-74页
   ·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第74-75页
     ·对血尿酸的影响第74页
     ·对肾功能的影响第74-75页
     ·对尿蛋白的影响第75页
 5 结论第75-76页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活血解郁方治疗类风湿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120例老年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