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

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概论第9-15页
   ·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的重要性第9-10页
   ·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建设类型现状第10-11页
   ·无线电监测网评估现状第11-13页
     ·国外现状第11-12页
     ·国内建设标准第12-13页
   ·无线电监测网应用现状第13页
   ·论文的准备和总体设想第13-15页
第二章 监测网建设的评估能力与标准第15-20页
   ·现有标准的分析第15-16页
   ·标准评估能力的论证第16-17页
   ·标准的优化建立第17-18页
   ·各评估层间的关系第18-20页
第三章 监测网评估的设备层第20-25页
   ·设备层评估模型第20-21页
   ·模型理论分析第21-22页
   ·模型建立第22-23页
   ·模型初步演算第23-25页
第四章 监测网评估的软件层第25-42页
   ·软件层评估模型第25-34页
     ·应用软件部分第25-33页
     ·其他硬件的软件实现部分第33-34页
   ·模型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第34-37页
     ·频谱规划第34页
     ·频谱电磁干扰分析第34-35页
     ·可移动监测系统的覆盖评估第35-36页
     ·多任务模式的覆盖第36页
     ·操作易用性第36-37页
   ·模型理论建立第37页
   ·模型初步演算第37-42页
第五章 监测网评估的人为评价层第42-52页
   ·人为评价层评估模型第42页
   ·模型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第42-49页
     ·人对监测网整体的认知程度第42-44页
     ·人对监测网硬件层的认知程度第44-45页
     ·人对监测网软件层的认知程度第45-48页
     ·人对监测网人为评价层自身的认知程度第48-49页
   ·模型理论建立第49页
   ·模型初步演算第49-52页
第六章 评估模型第52-69页
   ·评估标准与能力体系的建立第52页
   ·各层评估模型汇总第52-67页
     ·硬件层评估模型第52-55页
     ·软件层评估模型第55-65页
     ·人为评价层评估模型第65-67页
   ·评估模型差异的能力侧重第67-69页
第七章 模型的计算机实现第69-74页
   ·量化与非量化标准第69页
   ·计算机编程方法第69页
   ·各层的量化与非量化指标第69-70页
   ·计算机实现第70-74页
第八章 模型验证第74-82页
   ·虚拟监测网络第74-81页
   ·计算机模型验证第81页
   ·其他第81-82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第82-83页
   ·可行性结论第82页
   ·实际验证结论第82-83页
缩略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CS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开发设计
下一篇:邢台移动核心网络2G/3G共建方案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