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玉米病害论文

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的遗传特点及生化特性研究

摘要第1-3页
Summary第3-7页
Ⅰ 文献综述第7-16页
   ·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与分布第7-8页
   ·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症状第8-9页
   ·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菌第9页
   ·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规律第9-11页
     ·初侵染来源第9-10页
     ·侵染机制第10-11页
   ·玉米瘤黑粉病的综合防治第11-12页
     ·清除侵染源体第11页
     ·药剂防治第11页
     ·加强栽培管理第11-12页
     ·选用抗病品种第12页
     ·轮作第12页
   ·玉米瘤黑粉病抗病性研究第12-13页
     ·鉴定方法第12-13页
     ·病级划分第13页
     ·抗性评价第13页
   ·植物抗病性中防御酶的作用第13-1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13-14页
     ·过氧化物酶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14页
     ·可溶性蛋白质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14-15页
     ·可溶性糖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15-16页
Ⅱ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Ⅲ 材料和方法第17-19页
   ·供试材料第17页
   ·接种方法第17页
   ·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第17-18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17-18页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第18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18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18页
   ·数据分析第18-19页
Ⅳ 结果与分析第19-41页
   ·不同基因型的抗病性第19-20页
   ·不同玉米基因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20-24页
     ·根部SOD活性第20-21页
     ·茎SOD活性第21-23页
     ·叶片SOD活性第23-24页
   ·不同玉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第24-29页
     ·根部POD活性第24-26页
     ·茎秆POD活性第26-28页
     ·叶片POD活性第28-29页
   ·不同玉米材料的蛋白质含量第29-35页
     ·根部蛋白质含量第29-31页
     ·茎秆蛋白质含量第31-33页
     ·叶片的蛋白质含量第33-35页
   ·不同玉米材料的可溶性糖含量第35-41页
     ·根部可溶性糖含量第35-36页
     ·茎秆可溶性糖含量第36-38页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第38-41页
Ⅴ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介第48-49页
导师简介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BA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GABA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
下一篇:基于虚拟水理论的绿洲灌区农作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