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8-17页 |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 | 第8-13页 |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特征 | 第10-11页 |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价值分析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用的一般要件 | 第13-15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14页 |
二、行为要件 | 第14页 |
三、结果要件 | 第14-15页 |
四、因果关系 | 第15页 |
第三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用的一般情形 | 第15-17页 |
一、公司资本显著不足 | 第15-16页 |
二、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 | 第16页 |
三、利用公司规避法定义务 | 第16-17页 |
四、公司法人人格的形骸化 | 第17页 |
第二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强制清算制度中应用的研究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一般规定 | 第18-24页 |
一、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8-21页 |
二、完善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若干设想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强制清算中以适用有限责任为一般原则 | 第24-25页 |
一、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 | 第24页 |
二、股东有限责任是法定的有限责任 | 第24页 |
三、公司清算是严格遵循有限责任原则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强制清算制度中适用有限责任制度的局限性 | 第25-26页 |
一、股东与债权人所处的地位存在较大的落差 | 第25页 |
二、有限责任制度的价值取向诱导股东滥用法人人格 | 第25-26页 |
三、有限责任制度成为规避侵权行为的工具 | 第26页 |
第四节 强制清算制度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 | 第26-28页 |
一、主体条件 | 第26-27页 |
二、情形和程度条件 | 第27页 |
三、关系条件 | 第27-28页 |
四、证据条件 | 第28页 |
第五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强制清算制度中适用的情形 | 第28-31页 |
一、拒不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 | 第28-29页 |
二、在清算中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 | 第29页 |
三、在清算中制作虚假清算报告并隐匿资产的行为 | 第29-30页 |
四、在清算中与关联公司实施非法行为 | 第30页 |
五、在清算中另行设立公司转移资产的行为 | 第30页 |
六、违法分配资产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强制清算制度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 第31-3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 | 第31-33页 |
一、各国一般规定 | 第31-32页 |
二、适用的法理基础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 | 第33-35页 |
一、各国一般规定 | 第33-34页 |
二、适用的法理基础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一、严格限制适用范围 | 第36页 |
二、法官应尽量少地去"揭开公司面纱"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强制清算制度中应用的研究 | 第37-4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在强制清算中应用的现状 | 第37-39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37-38页 |
二、立法之不足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在强制清算中应用的立法与司法建议 | 第39-42页 |
一、立法建议 | 第39-41页 |
二、司法建议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