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9页 |
第一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5-21页 |
第二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性感染机理 | 第21-27页 |
第三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9-97页 |
第四章 新疆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 | 第39-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3页 |
2 结果 | 第43-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的分离及鉴定 | 第54-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5-57页 |
2 结果 | 第57-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牛胚胎滋养层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感染实验 | 第63-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2 结果 | 第65-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七章 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E2蛋白相互作用的牛滋养层细胞捕获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 第71-9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80页 |
2 结果 | 第80-89页 |
3 讨论 | 第89-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创新点 | 第98-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