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40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概念 | 第22-25页 |
·项目管理概念及职能特点 | 第22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定义及内容 | 第22-25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与一般沟通管理区别 | 第25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过程分析 | 第25-27页 |
·沟通计划 | 第25页 |
·信息发送 | 第25-26页 |
·执行报告 | 第26-27页 |
·管理收尾 | 第27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障碍分析 | 第27-34页 |
·沟通障碍内容 | 第27-30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中的冲突 | 第30-32页 |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沟通障碍 | 第32-34页 |
·工程项目沟通内部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个人因素 | 第34-35页 |
·协作因素 | 第35-36页 |
·技术因素 | 第36页 |
·结构因素 | 第36-37页 |
·工程项目沟通外部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项目与承包方沟通因素 | 第37-38页 |
·项目与监理方沟通因素 | 第38页 |
·项目与其他部门沟通因素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基于项目周期的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模式构建及运行方式分析 | 第40-51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模式构建总体思路 | 第40页 |
·基于项目周期的沟通管理模式稳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沟通管理模式稳定性分析的作用 | 第40-41页 |
·沟通管理模式稳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基于项目周期的沟通管理模式构建 | 第42-45页 |
·项目生命周期概念 | 第42-44页 |
·基于生命周期的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模式 | 第44-45页 |
·基于项目周期的沟通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 第45-50页 |
·启动阶段沟通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 第45-47页 |
·计划阶段沟通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 第47页 |
·执行阶段沟通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 第47-48页 |
·实施阶段沟通管理模式运行方式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有效性评价分析 | 第51-63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进行有效性评价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沟通有效性与工程项目绩效关系模型 | 第52-53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有效性评价体系 | 第53-59页 |
·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53-55页 |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5页 |
·评价指标计算及含义 | 第55-58页 |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58-59页 |
·基于改进AHP 的有效性评价模型 | 第59-62页 |
·评价指标的无纲处理 | 第59-60页 |
·基于改进AHP 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60-62页 |
·沟通有效性综合评价等级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肇东市天然气工程项目沟通管理实证分析 | 第63-75页 |
·肇东市天然气工程项目介绍 | 第63-66页 |
·肇东市天然气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66-71页 |
·项目研究设计 | 第66-69页 |
·原始数据收集处理 | 第69-70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加强工程项目沟通管理的措施 | 第71-74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保障措施 | 第71-73页 |
·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提升措施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