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研究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2 广义预应力的基本原理 | 第12-16页 |
| ·预应力筋等效荷载及其性质 | 第12-14页 |
| ·等效荷载 | 第12-13页 |
| ·等效荷载的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 ·预应力技术在工程构件中应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任意形状的构件都可以使用预应力技术 | 第14页 |
| ·广义预应力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3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机理及计算方法 | 第16-27页 |
|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 ·弯剪扭受力构件的破坏形态 | 第16页 |
|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破坏的主要因素 | 第16-20页 |
|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弯剪扭构件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21-23页 |
| ·相关构造要求 | 第23-24页 |
| ·本文的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配有折线螺旋束型预应力筋的矩形截面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 ·配有新束型预应力筋的矩形截面剪扭构件受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4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新型配筋方式 | 第27-34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弯剪扭构件的新型配筋方式 | 第27-30页 |
| ·模拟梁的设计 | 第30-33页 |
| ·一号模拟梁L_1的设计 | 第30-32页 |
| ·二号模拟梁L_2的设计 | 第32页 |
| ·三号模拟梁L_3的设计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5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34-59页 |
|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4页 |
| ·预应力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4-40页 |
| ·有限元法 | 第34-35页 |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35-37页 |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37-38页 |
| ·预应力混凝土建模方法 | 第38-40页 |
| ·复合受力框架边主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0-48页 |
| ·有限元建模 | 第40-45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45-46页 |
| ·加载及求解 | 第46-48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8页 |
| ·梁的变形 | 第48-49页 |
| ·梁的裂缝 | 第49-50页 |
| ·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 | 第50-55页 |
|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 第55-57页 |
| ·梁的极限承载力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