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创新第16-17页
2 本论文的相关理论第17-28页
   ·生态文明理论第17-21页
     ·生态文明的涵义第17页
     ·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不断探索第17-19页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第19-2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第21-2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第21页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探索过程第21-23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第23-24页
   ·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第24-2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第24-25页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第25-26页
     ·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我国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第28-38页
   ·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第28-30页
     ·耕地退化严重第28页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第28-29页
     ·水资源状况不佳第29页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第29-30页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形成原因分析第30-37页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第30-32页
     ·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第32-33页
     ·城乡二元结构中对农民民生的忽视第33-35页
     ·经济利益第一的生存价值观的影响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第38-47页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农业第38-40页
     ·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第38-40页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第40页
   ·建立合理政绩考察方式,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立法第40-43页
     ·用绿色GDP促使政府政绩观的改变第40-42页
     ·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治理环境第42-43页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维护农民基本权益第43-44页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环境保护的城乡公平第43页
     ·缩小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第43-44页
   ·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调动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第44-46页
     ·生态意识教育是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途径第44-45页
     ·发挥农民民主管理的主体作用,调动环保积极性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生态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