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地质基础研究 | 第13-26页 |
·构造研究 | 第15页 |
·地层对比 | 第15-24页 |
·小层对比技术 | 第16-19页 |
·小层对比步骤 | 第19-21页 |
·小层对比模式 | 第21-23页 |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23-24页 |
·储层特征 | 第24页 |
·油藏特征 | 第24-26页 |
·流体特征 | 第24-25页 |
·温度、压力特征 | 第25页 |
·油藏类型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沉积微相分析 | 第26-40页 |
·区域沉积背景 | 第26页 |
·取心井岩心相描述 | 第26-27页 |
·取心井细分沉积微相或微相单元 | 第27-30页 |
·水下分流河道 | 第27-28页 |
·河口坝 | 第28-29页 |
·坝间或前三角洲沉积 | 第29页 |
·远砂坝 | 第29-30页 |
·席状砂 | 第30页 |
·测井电性特征 | 第30-32页 |
·电测曲线进行单井沉积微相及微相单元的划分模式 | 第32-35页 |
·单井沉积微相划分模式 | 第32-35页 |
·沉积微相平面沉积模式 | 第35页 |
·小层微相特征 | 第35-36页 |
·小层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5页 |
·沉积微相纵向演化 | 第35-36页 |
·物源问题 | 第36-37页 |
·研究区砂岩体类型 | 第37-40页 |
·水下分流型砂岩 | 第37页 |
·水下砂坝型砂岩 | 第37-38页 |
·砂体迭加现象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测井资料多井评价 | 第40-52页 |
·资料录取 | 第40-44页 |
·取心井资料统计 | 第40页 |
·主要测井系列 | 第40页 |
·测井曲线校正 | 第40-44页 |
·关键井研究与参数解释模型建立 | 第44-52页 |
·关键井选取 | 第44页 |
·岩心归位 | 第44-45页 |
·四性关系研究 | 第45-48页 |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及其验证 | 第48-52页 |
第四章 地质建模 | 第52-65页 |
·地质建模方法 | 第52-58页 |
·确定性建模 | 第52-55页 |
·随机建模 | 第55-58页 |
·地质建模基础研究 | 第58-60页 |
·利用测井综合解释成果研究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第58-60页 |
·利用沉积微相成果研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第60页 |
·储层地质建模 | 第60-65页 |
·三维地质模型网格确定 | 第60-61页 |
·基础数据准备 | 第61页 |
·储层建模 | 第61-63页 |
·储量计算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剩余油研究 | 第65-76页 |
·剩余油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65-66页 |
·定性研究方法 | 第65页 |
·定量研究方法 | 第65-66页 |
·剩余油定量分布描述 | 第66-73页 |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 | 第66-67页 |
·基础数据准备 | 第67-70页 |
·数值模拟成果 | 第70-73页 |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73-74页 |
·剩余油宏观分布模式划分 | 第73页 |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73页 |
·剩余油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74页 |
·开发潜力分析及下步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 | 第74-76页 |
·潜力分析 | 第74-75页 |
·下步要解决的开发问题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