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杏南开发区十区点坝侧积体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第10-16页
   ·基本地质概况第10-13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0页
     ·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第10-12页
     ·研究区基本情况第12-13页
   ·杏南开发区勘探开发概况第13-16页
第二章 储层细分与对比第16-32页
   ·沉积时间单元细分对比的原则第16-22页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对比的主要方法第16-19页
     ·沉积时间单元细分对比原则第19-22页
     ·测井曲线的优选第22页
     ·标准层的识别第22页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结果及成果图表的编制第22-32页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结果第22-26页
     ·沉积时间单元砂岩等厚图第26-32页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第32-48页
   ·基本沉积条件第32-33页
   ·沉积相类型及其相标志第33-48页
     ·研究的资料基础第33页
     ·测井曲线特征及垂向层序第33-34页
     ·各种沉积微相特征及模式第34-36页
     ·废弃河道微相第36-39页
     ·单井相分析第39-43页
     ·沉积微相编图及其相带边界的划分原则第43-46页
     ·废弃河道平面特征及识别方法第46-48页
第四章 点坝识别技术第48-56页
   ·点坝研究的进展第48页
   ·点坝的形成第48-50页
     ·形成的基本条件第48-49页
     ·侧积体的侧向发育演化过程第49页
     ·侧向体沉积特征第49页
     ·砂体的周期性追加第49-50页
   ·点坝砂体三要素与点坝侧积体沉积送式第50-51页
     ·侧积面第50页
     ·侧积层第50页
     ·侧积体第50-51页
   ·点坝相储层的地下相识别第51-56页
     ·相识别参数第51-52页
     ·相识别方法第52-53页
     ·钻井地质方法第53页
     ·研究区点坝砂体的定位原则第53页
     ·点坝砂体平面分布图第53-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详细摘要第62-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堡凹陷柳南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下一篇:梨树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