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二茂铁基钼配合物结构、环氧化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6页
   ·引言第10-11页
   ·钼配合物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第11-24页
   ·含铁、钼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现状第24-28页
     ·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现状第24-25页
     ·含钼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现状第25-28页
   ·钼配合物为催化剂TBHP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第28-35页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5-3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6-50页
   ·原料与仪器第36-38页
     ·MoO_2Cl_2的制备第36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制备第36-37页
     ·甲酰基二茂铁的合成第37-38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制备第38-39页
     ·配体L~(1~3)的制备第38页
     ·配合物MoO_2Cl_2L~(1~3)的制备第38-39页
   ·二茂铁双亚胺配体与MoO_2Cl_2配位比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第39-43页
     ·等摩尔研究方法简介第39-40页
     ·等摩尔法的实验验证——邻菲罗啉—Fe配合物的配位数测定第40-41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L和金属Mo溶液的配制第41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L、MoO_2Cl_2及二者配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1页
     ·等摩尔法测定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L和金属Mo的配位数第41页
     ·络合物稳定常数K的确定第41-43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及其钼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第43-45页
     ·循环伏安法方法简介第43-45页
     ·三个配体及钼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测定第45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测定第45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的XRD第45-46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第46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碳、氢、氮的组成第46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铁和钼的含量第46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Ⅵ)配合物MoO_2Cl_2L~(1~3)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第46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1反应的红外研究第46-48页
     ·固体配合物MoO_2Cl_2L~1的红外图谱第46-47页
     ·TBHP(液体,KBr涂片)的红外图谱第47页
     ·四氯化碳(液体,KBr涂片)的红外图谱第47-48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1反应进程的红外研究第48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2反应的动力学初步研究第48-49页
     ·确定特征波长λ并测定MoO_2Cl_2L~2在λ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_1第48-49页
     ·TBHP和MoO_2Cl_2L~2反应的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第49页
   ·配体L和MoO_2Cl_2的固相合成初步研究第49-50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50-76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与MoO_2Cl_2配位比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第50-55页
     ·等摩尔法的实验验证——邻菲罗啉—Fe配合物的配位数测定第50-51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L~3与MoO_2Cl_2配位比的测定第51-54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第54-55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及其钼配合物的电化学表征第55-60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配体的电化学表征第55-57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的电化学表征第57-60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测定第60-62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的XRD表征第62-63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各元素含量第63-65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碳、氢、氮的组成第63-64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配合物中铁和钼的含量第64-65页
   ·二茂铁基双亚胺钼(Ⅵ)配合物MoO_2Cl_2L~(1~3)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第65-66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1反应的红外研究第66-68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2反应的动力学初步研究第68-72页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MoO_2Cl_2L~2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第68-71页
     ·TBHP和MoO_2Cl_2L~2反应的速率常数k_1、k_2和活化能Ea的确定第71-72页
     ·活化焓Δ_rH_m~≠第72页
   ·配体L和MoO_2Cl_2的固相合成初步研究第72-76页
     ·室温固相合成方法探讨第72-73页
     ·配体L和MoO_2Cl_2的固相合成初步研究第73-7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76-77页
   ·展望与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茂铁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性质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A1-SBA-15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