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 ·引言 | 第7页 |
| ·5×××系铝合金的性能和用途 | 第7-12页 |
| ·成分及相组成 | 第7-9页 |
| ·典型性能 | 第9-10页 |
| ·典型用途 | 第10-12页 |
| ·5×××系铝合金的腐蚀类型及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 ·点蚀 | 第12页 |
| ·晶间腐蚀 | 第12-13页 |
| ·剥落腐蚀 | 第13页 |
| ·应力腐蚀 | 第13页 |
| ·铝合金的防腐处理方法 | 第13-18页 |
| ·表面氧化 | 第14-15页 |
| ·表面涂装 | 第15-18页 |
| ·涂层防腐性能的检测手段 | 第18页 |
| ·残余应力 | 第18-20页 |
| ·残余应力类型及产生原因 | 第18-19页 |
| ·XRD法测定表面残余应力 | 第19-20页 |
| ·铝合金的应力腐蚀 | 第20-24页 |
| ·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 | 第21-23页 |
| ·慢应变速率法 | 第23-2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 ·研究路线 | 第26页 |
| ·实验试样的制备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法及分析测试手段 | 第27-30页 |
| ·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 第27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7-28页 |
| ·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测试 | 第28页 |
| ·涂层的结合力测试 | 第28页 |
| ·晶间腐蚀试验 | 第28-29页 |
| ·涂漆试样的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 第29页 |
| ·应力腐蚀实验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表面机械处理对5083铝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43页 |
| ·合金机械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 | 第30-31页 |
| ·合金机械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 | 第31-33页 |
| ·截面金相 | 第31-32页 |
| ·截面扫描 | 第32-33页 |
| ·表面残余应力及分布 | 第33-38页 |
| ·机械处理前 | 第34页 |
| ·喷砂处理后 | 第34-36页 |
| ·打磨处理后 | 第36-38页 |
| ·常规力学性能 | 第38-39页 |
| ·涂层/基体结合强度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表面机械处理对合金及涂漆体系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3-52页 |
| ·基体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 第43-46页 |
| ·涂漆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 第46-49页 |
| ·涂漆试样的EIS测试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表面机械处理对合金及涂漆体系抗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2-61页 |
| ·基体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 第52-53页 |
| ·涂漆试样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 第53-54页 |
| ·基体合金的SSRT断口扫描 | 第54-57页 |
| ·机械处理前 | 第54-56页 |
| ·喷砂处理后 | 第56-57页 |
| ·打磨处理后 | 第57页 |
| ·涂漆试样的SSRT断口扫描 | 第57-60页 |
| ·未进行机械处理的涂漆试样 | 第58页 |
| ·喷砂处理后的涂漆试样 | 第58-59页 |
| ·打磨处理后的涂漆试样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