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1章 死刑执行监督的界定 | 第10-15页 |
·死刑及死刑执行程序 | 第10-12页 |
·死刑立即执行的具体程序 | 第10-11页 |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程序 | 第11-12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界定 | 第12-15页 |
·死刑执行监督权的性质 | 第12-13页 |
·死刑执行监督权与执行权的关系界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死刑执行监督的发展演变 | 第15-20页 |
·我国古代的死刑执行监督的发展演变 | 第15-17页 |
·对死刑执行的监案 | 第15-16页 |
·监案死刑执行的机构 | 第16页 |
·对死刑执行方式的监案 | 第16-17页 |
·我国近代死刑执行监督程序 | 第17-18页 |
·国外死刑执行的监督 | 第18-20页 |
·美国死刑执行监督的规定 | 第18页 |
·日本死刑执行监督的规定 | 第18-19页 |
·俄罗斯死刑执行监督的规定 | 第19-20页 |
第3章 死刑执行监督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 | 第20-27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权力制衡理论 | 第20-21页 |
·法律监督理论 | 第21-22页 |
·司法救济理论 | 第22-23页 |
·死刑执行监督程序的价值 | 第23-27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工具价值 | 第23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正义价值 | 第23-24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人权保障价值 | 第24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秩序价值 | 第24-25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平等价值 | 第25-27页 |
第4章 死刑执行监督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我国现行死刑执行监督的立法概况 | 第27-29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现状 | 第29-31页 |
·死刑立即执行监督 | 第29-31页 |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监督界定 | 第31页 |
·死刑执行监督的实践问题 | 第31-38页 |
·死刑立即执行监督的问题 | 第31-35页 |
·死缓执行监督的问题 | 第35-38页 |
第5章 死刑执行监督的完善 | 第38-43页 |
·死刑立即执行监督的完善 | 第38-41页 |
·将检察机关的死刑执行监督定位为全面监督 | 第38页 |
·将检察机关死刑执行监督的内容扩大 | 第38-39页 |
·律师参与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 | 第39页 |
·明确规定向律师送达死刑裁判的时间以及为被告人提供申诉时间 | 第39页 |
·完善死刑暂停执行程序 | 第39-41页 |
·死缓执行监督的完善 | 第41-43页 |
·降低对死缓的减刑幅度 | 第41页 |
·死缓执行变更为死刑执行的完善 | 第41页 |
·对死缓犯限期配带戒具,并实行分别关押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