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灵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1. 病例一般资料 | 第13-14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5-16页 |
4. 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5. 观测方法 | 第17-19页 |
6.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4页 |
1. 两组疗效比较 | 第20页 |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0页 |
3. 孕晚期随诊继续妊娠率 | 第20-21页 |
4. 孕晚期彩超评估胎儿畸形结果 | 第21页 |
5. 两组治疗前后P水平比较 | 第21页 |
6. 两组治疗前后E_2水平比较 | 第21-22页 |
7. 两组治疗前后β-hCG水平比较 | 第22页 |
8.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比较 | 第22-23页 |
9. 安全性评价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31页 |
1. 保胎灵片的疗效 | 第24-25页 |
2. 保胎灵对女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 第25-26页 |
3. 保胎灵对子宫动脉多普勒的影响 | 第26-27页 |
4. 保胎灵的安全性 | 第27页 |
5. 保胎灵的立法依据及方药分析 | 第27-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4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