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水生植物论文

荷花的民族植物学及河南地区品种资源研究

摘要第1-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民族植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的历史演变第10-11页
   ·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现状第11-14页
     ·民间生态学知识及概念研究第11-12页
     ·栽培植物的起源考证第12页
     ·刀耕火种农业的评价第12-13页
     ·特效药物及植物材料衍生品的研究第13-14页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第14-17页
     ·研究进展第14-16页
     ·发展方向第16-17页
   ·荷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第17-23页
     ·荷花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进展第17-18页
     ·荷花种质资源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演化研究进展第18-20页
     ·分子标记在花卉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概述第20-21页
     ·荷花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进展第21-22页
     ·荷花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第22-23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目的第23页
     ·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30页
第二章 荷花的栽培起源与历史传承第30-3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0-31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技术路线第30-31页
   ·荷花名称起源考证第31-34页
   ·荷花栽培起源及技术的发展演变第34-35页
   ·古代荷花品种的历史演变第35-37页
   ·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中国荷花民族文化现象的演变及拓展第39-54页
   ·研究方法第39页
   ·荷花名称的大众心理考证第39-41页
   ·荷花名称在生活领域的拓展考证第41-45页
   ·荷花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中的表现第45-48页
   ·荷花的民间传奇第48-50页
     ·荷花生日的传说第48-49页
     ·荷花花语传说第49页
     ·荷花仙子的传说第49页
     ·并蒂莲的传说第49-50页
   ·佛教与荷花崇拜考证第50-52页
   ·小结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四章 古代荷花资源的利用与演化研究第54-64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54页
     ·研究方法第54页
     ·技术路线第54页
   ·观赏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第54-57页
     ·观赏荷花历史悠久第55页
     ·荷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探究第55-57页
   ·食用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第57-59页
     ·荷花产品民间食法考究第57-58页
     ·荷花的民间美食文化价值探讨第58-59页
   ·药用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第59-62页
     ·历代本草记载第59-60页
     ·荷花本草名实考证及释义第60页
     ·应用与功效考证第60-62页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五章 河南荷花的品种资源调查及其地理分布第64-77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64-65页
     ·调查地的自然条件第64页
     ·调查方法第64-65页
     ·调查内容第65页
   ·河南地方品种(系)第65-68页
   ·引进的观赏栽培品种第68-73页
   ·引进的食用栽培品种第73页
   ·荷花植物资源保护第73-76页
     ·l 就地保护第73-75页
     ·迁地保护第75页
     ·建立种质基因库第75-76页
     ·荷花植物资源农村参与性保护第76页
   ·小结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六章 灰色理论对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的评价第77-88页
   ·材料和方法第77页
   ·评判方法第77-78页
     ·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原理第77-78页
     ·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方法第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7页
   ·讨论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88页
第七章 主成分聚类分析对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的分类第88-96页
   ·材科与方法第88-90页
     ·材料第88页
     ·方法第8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88-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主要生物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90-91页
     ·R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第91-92页
     ·Q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第92-94页
   ·讨论第94-95页
     ·主成分分析第94-95页
     ·R 型聚类分析第95页
     ·Q 型聚类分析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第八章部分荷花品种资源ISSR 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第96-109页
   ·材科与方法第96-99页
     ·材料第96-97页
     ·荷花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检测第97-98页
     ·ISSR 扩增第98-99页
   ·结果与分析第99-106页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99-101页
     ·反应程序的建立第101-102页
     ·引物的筛选第102页
     ·ISSR 指纹图谱第102-105页
     ·ISSR 聚类分析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荷花DNA 的提取第106页
     ·ISSR 反应体系的确立及影响因素第106-107页
     ·ISSR 反应程序的确立第107页
     ·遗传多样性第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第九章 结论与结语第109-112页
   ·结论第109-110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0-111页
   ·今后研究方向与目标第111-112页
附表第112-130页
附图第130-139页
ABSTRACT第139-144页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著作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观赏南瓜未受精子房、胚珠离体培养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水氮互作的烟草高光谱特性及估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