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AUTOSAR标准的CAN通信栈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其章节编排第17-18页
2 基于AUTOSAR标准的CAN通信栈设计第18-49页
    2.1 AUTOSAR标准CAN通信栈架构第18-22页
    2.2 CAN通信栈复用性设计第22-30页
        2.2.1 统一文件结构第23-26页
        2.2.2 统一数据类型第26-27页
        2.2.3 统一服务接口第27-30页
    2.3 CAN通信栈配置工具设计第30-37页
        2.3.1 AUTOSAR配置方法论第30-32页
        2.3.2 CAN Driver配置参数设计第32-34页
        2.3.3 CanIf配置参数设计第34-35页
        2.3.4 COM配置参数设计第35-37页
    2.4 发送缓存(TxBuffer)设计第37-41页
        2.4.1 发送请求被阻塞时存TxBuffer第38-39页
        2.4.2 发送取消后存TxBuffer第39-40页
        2.4.3 发送取消不存TxBuffer的情况第40页
        2.4.4 CAN资源释放后从TxBuffer重启发送第40-41页
    2.5 多路传输设计第41-44页
        2.5.1 发送阻塞时的多路传输设计第42-43页
        2.5.2 多路传输查找空闲资源设计第43-44页
    2.6 CAN报文接收时效设计第44-48页
        2.6.1 软件过滤第45-46页
        2.6.2 缩小查找区间设计第46页
        2.6.3 接收处理时使用的算法第46-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 基于AUTOSAR标准的CAN通信栈实现第49-63页
    3.1 TxBuffer功能实现第49-58页
        3.1.1 TxBuffer的存储和覆盖第49-52页
        3.1.2 发送取消不存TxBuffer的实现第52-54页
        3.1.3 TxBuffer报文重启发送第54-57页
        3.1.4 TxBuffer清除处理第57-58页
    3.2 CAN多路传输功能实现第58-59页
        3.2.1 配置工具针对多路传输功能的实现第58页
        3.2.2 多路传输功能实现第58-59页
    3.3 CAN通信栈接收处理实现第59-62页
        3.3.1 接收处理顺序图第59-60页
        3.3.2 软件过滤实现第60-61页
        3.3.3 查找区间实现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基于AUTOSAR标准的CAN通信栈的验证第63-88页
    4.1 实验目标第63页
    4.2 开发环境和工具第63-64页
    4.3 基本收发功能验证第64-71页
        4.3.1 建立测试工程第65页
        4.3.2 设置初始化和周期任务第65-66页
        4.3.3 通过配置工具配置参数第66-70页
        4.3.4 集成编译,下载执行第70页
        4.3.5 监测报文,验证发送功能第70页
        4.3.6 验证接收功能第70-71页
    4.4 发送阻塞问题的验证第71-79页
        4.4.1 制造发送阻塞现象第72-73页
        4.4.2 使用TxBuffer方式解决发送阻塞第73-76页
        4.4.3 使用多路传输方式第76-77页
        4.4.4 实验结果分析第77-79页
    4.5 接收时效问题验证第79-85页
        4.5.1 验证的前置条件第79-80页
        4.5.2 不设置软件过滤第80-82页
        4.5.3 使用软件过滤第82-84页
        4.5.4 实验结果分析第84-85页
    4.6 软件复用性功能验证第85-87页
        4.6.1 现有状态第85页
        4.6.2 期望移植状态第85页
        4.6.3 复用移植过程第85-87页
        4.6.4 复用移植后功能验证第87页
    4.7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5.1 总结第88-89页
    5.2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轿车道路试验数据存储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短文本分类在核电质量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