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4页 |
2.1 位置概况 | 第12-13页 |
2.2 地层 | 第13-19页 |
2.2.1 古生界地层 | 第13-16页 |
2.2.2 中生界地层 | 第16-18页 |
2.2.3 新生界地层 | 第18-19页 |
2.3 构造地质 | 第19-22页 |
2.3.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9-20页 |
2.3.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20-22页 |
2.4 侵入岩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西乌旗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岩相特征 | 第24-48页 |
3.1 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分布特征 | 第24-33页 |
3.1.1 满克头鄂博组地层分布特征 | 第24-26页 |
3.1.2 玛尼吐组地层分布特征 | 第26-30页 |
3.1.3 白音高老组地层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3.2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特征 | 第33-38页 |
3.2.1 满克头鄂博组岩石特征 | 第33-35页 |
3.2.2 玛尼吐组岩石特征 | 第35-37页 |
3.2.3 白音高老组岩石特征 | 第37-38页 |
3.3 中生代火山岩岩相特征 | 第38-48页 |
3.3.1 满克头鄂博期火山岩相特征 | 第38-41页 |
3.3.2 玛尼吐组火山岩相特征 | 第41-44页 |
3.3.3 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相特征 | 第44-48页 |
第四章 西乌旗中生代火山机构研究 | 第48-58页 |
4.1 火山构造划分 | 第48-49页 |
4.2 Ⅳ级火山盆地特征 | 第49-53页 |
4.3 典型Ⅴ级火山机构特征 | 第53-57页 |
4.4 火山演化特征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西乌旗中生代火山岩时代、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 第58-64页 |
5.1 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归属 | 第58-60页 |
5.1.1 满克头鄂博组时代归属 | 第58-59页 |
5.1.2 玛尼吐组时代归属 | 第59-60页 |
5.1.3 白音高老组时代归属 | 第60页 |
5.2 中生代火山构造环境 | 第60-62页 |
5.2.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第60-61页 |
5.2.2 火山-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讨论 | 第61-62页 |
5.3 火山作用与成矿关系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