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3 内掺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 海水侵蚀下混凝土国内外发展 | 第15-16页 |
1.5 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第16-20页 |
1.5.1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2 成果与应用 | 第18-20页 |
1.6 内掺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作用机理 | 第20-22页 |
1.6.1 络合-沉淀机理 | 第20-21页 |
1.6.2 渗透结晶材料功能 | 第21-22页 |
1.7 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 | 第22-24页 |
1.7.1 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 第22-23页 |
1.7.2 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 第23-24页 |
1.8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 第24-25页 |
1.8.1 静水压力假说 | 第24页 |
1.8.2 渗透压假说 | 第24-25页 |
1.9 国内外抗冻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1.10 改善孔结构的方法 | 第26-27页 |
1.11 课题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1.11.1 课题内容 | 第27页 |
1.1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36页 |
2.1 主要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8-30页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主要仪器及使用方法 | 第28-30页 |
2.2 正交实验 | 第30-32页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第32-36页 |
2.3.1 气体渗透性能检测 | 第32-33页 |
2.3.2 凝结时间检测 | 第33页 |
2.3.3 含水率测试 | 第33页 |
2.3.4 抗压强度测试 | 第33页 |
2.3.5 收缩性能检测 | 第33页 |
2.3.6 强度损失率 | 第33-34页 |
2.3.7 抗腐蚀系数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内掺型渗透结晶材料制备 | 第36-46页 |
3.1 组成对内掺渗透结晶材料砂浆渗透性的影响 | 第36-41页 |
3.2 内掺型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制备 | 第41页 |
3.2.1 基准混凝土配比设计 | 第41页 |
3.2.2 内掺型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配比设计 | 第41页 |
3.3 正交试验结果及优化分析 | 第41-43页 |
3.4 内掺型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制备 | 第43页 |
3.5 内掺型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性能 | 第43-45页 |
3.5.1 凝结时间 | 第43页 |
3.5.2 含水率 | 第43-44页 |
3.5.3 抗压强度比 | 第44页 |
3.5.4 收缩性能检测 | 第44页 |
3.5.5 渗透性能 | 第44-45页 |
3.6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第46-52页 |
4.1 混凝土试样的制备 | 第46页 |
4.2 粉煤灰对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4.2.1 抗压强度损失 | 第46-48页 |
4.2.2 抗腐蚀系数 | 第48-49页 |
4.3 引气剂对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1 抗压强度损失 | 第49-50页 |
4.3.2 抗腐蚀系数 | 第50-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的结构分析 | 第52-62页 |
5.1 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的X-射线分析 | 第52-54页 |
5.1.1 渗透结晶材料组成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52-53页 |
5.1.2 粉煤灰对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 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微观结构的SEM观察 | 第54-57页 |
5.2.1 不同渗透结晶材料组成下混凝土的SEM观察 | 第54-56页 |
5.2.2 粉煤灰、引气剂对内掺渗透结晶材料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56页 |
5.2.3 掺入粉煤灰防水材料、引气剂与防水材料混凝土SEM分析 | 第56-57页 |
5.3 压汞分析 | 第57-60页 |
5.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创新点 | 第62-63页 |
6.3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