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起源与目的 | 第8-9页 |
一、研究起源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论文相关研究释义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9-11页 |
一、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二、模糊性的概念 | 第9-10页 |
三、节点的概念 | 第10页 |
四、边界空间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城市景观节点设计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模糊性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不同类型边界空间中的模糊性 | 第16-21页 |
第一节 园林边界空间中的模糊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城市边界空间中的模糊性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建筑边界空间中的模糊性 | 第18页 |
第四节 模糊性在不同边界空间中的表现 | 第18-2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的美学意境对城市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21-41页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与城市景观节点设计的关联 | 第21-25页 |
一、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与城市空间的关联 | 第21-23页 |
二、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与周边城市生活的关联..以苏州为例 | 第23页 |
三、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对外部边界空间层次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中意境美对城市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25-37页 |
一、伦理观影响下的启示 | 第25-29页 |
二、自然观影响下的启示 | 第29-32页 |
三、哲学观影响下的启示 | 第32-35页 |
四、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影响下的启示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城市景观节点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美学意境的借鉴 | 第37-39页 |
一、以西安城市景观节点为例 | 第37-38页 |
二、以北京城市景观节点为例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表现手法与形式的借鉴在城市景观节点设计中的应用 | 第41-64页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边界空间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 第41-46页 |
一、空间内外的布局 | 第41-43页 |
二、空间层次的排列 | 第43-44页 |
三、空间序列的组织 | 第44-45页 |
四、空间环境的过渡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的表现手法 | 第46-52页 |
一、边界空间的渗透 | 第46-50页 |
二、边界空间的对比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的设计理念对不同类型城市景观节点的启示.. | 第52-56页 |
一、对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52-54页 |
二、对城市广场边界空间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54页 |
三、对校园边界空间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54-55页 |
四、对住宅小区边界空间景观节点设计的启示 | 第55-56页 |
第四节 城市景观节点的边界空间对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表现形式与手法的借鉴 | 第56-62页 |
一、以湖州市城市景观节点为例 | 第56-62页 |
二、以沈阳市城市景观节点为例 | 第6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在城市景观节点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第64-68页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模糊性在城市景观节点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