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以XX银行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3 研究文献评价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6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2.1.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1.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1.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理论 | 第19-20页 |
3 城商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3.1 我国城商行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3.2 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2-23页 |
3.2.1 信用风险 | 第22页 |
3.2.2 流动性风险 | 第22页 |
3.2.3 市场风险 | 第22-23页 |
3.2.4 操作风险 | 第23页 |
3.3 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3.4 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4.1 风险管理理念未真正建立 | 第25页 |
3.4.2 风险治理架构不完善 | 第25-26页 |
3.4.3 风险管理执行效果不理想 | 第26页 |
3.4.4 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落后 | 第26-27页 |
4 XX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40页 |
4.1 XX银行基本情况 | 第27-31页 |
4.1.1 组织结构情况 | 第27页 |
4.1.2 经营数据情况 | 第27-29页 |
4.1.3 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9-31页 |
4.2 XX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 第31-36页 |
4.2.1 风险治理架构 | 第32-34页 |
4.2.2 风险管理策略、偏好和限额 | 第34页 |
4.2.3 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 第34-35页 |
4.2.4 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 | 第35页 |
4.2.5 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 第35-36页 |
4.3 XX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问题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4.3.1 发现的问题 | 第36-37页 |
4.3.2 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5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原则 | 第40-45页 |
5.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经验 | 第40-43页 |
5.1.1 摩根大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 | 第40-41页 |
5.1.2 江苏银行上海分行风险管理经验 | 第41-43页 |
5.2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原则 | 第43-45页 |
5.2.1 匹配性原则 | 第43页 |
5.2.2 全覆盖原则 | 第43页 |
5.2.3 独立性原则 | 第43-44页 |
5.2.4 有效性原则 | 第44-45页 |
6 XX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对策 | 第45-54页 |
6.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第45-46页 |
6.2 完善风险治理架构 | 第46-49页 |
6.3 严控风险管理政策程序执行 | 第49-50页 |
6.4 强化数据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第50-51页 |
6.5 主要风险的管理优化 | 第51-5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