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非完全水淹胁迫下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类环割效应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频繁发生的水淹胁迫第10页
        1.1.2 植物的光合产物运输与环割效应第10-11页
        1.1.3 水淹对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及类环割效应第11页
        1.1.4 耐淹植物的水淹适应特征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2.1 研究材料第16页
    2.2 实验植株培养与实验处理第16-18页
        2.2.1 实验植株培养第16页
        2.2.2 实验处理组设置第16-17页
        2.2.3 水淹处理和不受水淹对照处理第17-18页
        2.2.4 非连续髓腔的阻塞方法第18页
    2.3 形态指标测量第18-19页
        2.3.1 实验处理前形态指标测定第18-19页
        2.3.2 实验处理后形态指标测定第19页
    2.4 叶光响应曲线和氮元素含量测定第19页
    2.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第19-20页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0-22页
第三章 非完全水淹环境中喜旱莲子草的类环割效应发生第22-32页
    3.1 非完全水淹环境中喜旱莲子草的茎形态及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第22-25页
        3.1.1 植株茎的形态第22-23页
        3.1.2 植株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第23-25页
    3.2 植株叶光合作用和氮元素含量第25-26页
    3.3 喜旱莲子草对水淹环境的生长响应第26-28页
    3.4 讨论第28-32页
        3.4.1 茎被部分水淹的喜旱莲子草发生类环割效应第28-29页
        3.4.2 类环割效应发生的原因第29-30页
        3.4.3 类环割效应对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0-31页
        3.4.4 类环割效应对喜旱莲子草耐受水淹的积极意义第31-32页
第四章 不定根对类环割效应发生的影响第32-40页
    4.1 植株茎的形态第32-33页
    4.2 植株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第33-35页
    4.3 植株叶氮元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第35-36页
    4.4 植株的生长情况第36-37页
    4.5 讨论第37-40页
        4.5.1 不定根对类环割效应发生的积极作用第37-39页
        4.5.2 不定根的存在对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9-40页
第五章 非连续髓腔通气组织对类环割效应发生的影响第40-50页
    5.1 植株茎的形态第40-41页
    5.2 植株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第41-43页
    5.3 植株叶氮元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第43-45页
    5.4 植株的生长情况第45-46页
    5.5 讨论第46-50页
        5.5.1 非连续髓腔通气组织对类环割效应发生的影响第46-47页
        5.5.2 非连续髓腔通气组织对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7页
        5.5.3 非连续髓腔通气组织对水淹植株生长的影响第47-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r基Ruddlesden-Popper结构陶瓷的杂化非本征铁电性
下一篇:充满型钨青铜钽酸盐陶瓷的储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