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乐安河水域重金属污染下的硅藻标志物响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8页
        1.1.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第8-9页
        1.1.3 硅藻生物学意义第9-11页
        1.1.4 硅藻监测指示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1页
        1.2.1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第12-14页
        1.2.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第14-16页
        1.2.3 硅藻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4 重金属与硅藻的研究概况第19-21页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创新之处第21-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目的第21页
        1.3.3 创新之处第21-22页
    1.4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 乐安河流域概况第23-24页
        2.1.1 地理位置第23页
        2.1.2 自然环境第23页
        2.1.3 矿产资源第23-24页
        2.1.4 重金属污染状况第24页
    2.2 采样点设置第24-25页
    2.3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5-26页
    2.4 水质指标、重金属浓度测定第26页
    2.5 硅藻样品处理与制片观察第26-27页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7-30页
        2.6.1 数据处理第27-28页
        2.6.2 分析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硅藻组成分布特点第30-49页
    3.1 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第30-35页
        3.1.1 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第30-32页
        3.1.2 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第32-35页
    3.2 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5-37页
        3.2.1 评价方法第35-36页
        3.2.2 乐安河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6页
        3.2.3 乐安河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6-37页
    3.3 硅藻群落组成与分布特点第37-45页
        3.3.1 不同季度下底栖硅藻的组成第37-39页
        3.3.2 不同空间下底栖硅藻的分布特征第39-45页
    3.4 硅藻群落生物多样性评价第45-49页
第四章 硅藻与重金属关系分析第49-71页
    4.1 硅藻丰度与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49-54页
        4.1.1 硅藻丰度与Cu线性回归第49-50页
        4.1.2 硅藻丰度与Pb线性回归第50-51页
        4.1.3 硅藻丰度与Cd线性回归第51-52页
        4.1.4 硅藻丰度与Zn线性回归第52-53页
        4.1.5 硅藻丰度与四种重金属的多元线性回归第53-54页
    4.2 硅藻群落与重金属对应关系分析第54-64页
        4.2.1 重金属Cu指示属种筛选第56-58页
        4.2.2 重金属Pb指示属种筛选第58-60页
        4.2.3 重金属Cd指示属种筛选第60-62页
        4.2.4 重金属Zn指示属种筛选第62-64页
    4.3 硅藻指数在各断面水质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第64-69页
        4.3.1 水质理化因子间、硅藻指数间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5-66页
        4.3.2 各断面理化指标聚类分析分类第66-67页
        4.3.3 硅藻指数箱须图分析与评价第67-69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露天矿区雨水管(沟)沉积物重金属迁移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
下一篇:不同温度和水分对食细菌线虫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