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2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 | 第14-19页 |
1.2.1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概述 | 第14-17页 |
1.2.2 柴油机低温燃烧技术(LTC) | 第17-19页 |
1.3 含氧燃料对低温燃烧的影响及PODE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1 含氧燃料对低温燃烧的进展影响 | 第19-21页 |
1.3.2 PODE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 第23-32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3-25页 |
2.1.1 试验台架 | 第23-24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2.2.1 燃油喷射控制 | 第25-26页 |
2.2.2 发动机状态参数与气缸压力的采集和分析 | 第26-27页 |
2.2.3 排放物的测量 | 第27-29页 |
2.2.4 复合EGR系统及控制 | 第29页 |
2.2.6 研究工况的选择 | 第29-30页 |
2.3 主要参数定义 | 第30-32页 |
第三章 PODE/柴油及燃烧控制参数对低温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32-54页 |
3.1 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低温燃烧的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1 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低温燃烧的燃烧特性影响 | 第33-34页 |
3.1.2 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低温燃烧排放和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燃烧相位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 燃油喷射压力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 增压器方式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40-47页 |
3.4.1 单级和两级增压系统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2 可变两级增压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43-47页 |
3.5 喷油器流量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47-52页 |
3.5.1 喷油器流量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大负荷工况的影响 | 第47-50页 |
3.5.2 喷油器流量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小负荷工况的影响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PODE/柴油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54-64页 |
4.1 PODE/柴油混合燃料对低温燃烧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 喷射策略对PODE/柴油低温燃烧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7-61页 |
4.2.1 主喷时刻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2 喷射压力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预喷和后喷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 | 第59-61页 |
4.3 EGR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