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过程的传热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电子废弃物定义和分类第9-10页
    1.3 组成、价值与危害第10-11页
    1.4 废弃线路板资源化回收处理现状第11-18页
        1.4.1 机械物理处理第12-14页
        1.4.2 化学处理第14页
        1.4.3 热处理第14-16页
        1.4.4 生物处理第16-17页
        1.4.5 超临界处理第17-18页
        1.4.6 等离子体熔融气化处理第18页
    1.5 热解技术在印刷线路板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第18-21页
        1.5.1 热解动力学研究第19页
        1.5.2 热解产物研究第19-20页
        1.5.3 溴的转化、迁移和脱除第20-21页
    1.6 本文选题背景和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热解的基本原理与热解技术第23-31页
    2.1 热解原理第23-24页
    2.2 热解方法第24-25页
        2.2.1 常压惰性气体热解第24页
        2.2.2 真空热解第24页
        2.2.3 熔融盐热解第24-25页
        2.2.4 催化热解第25页
    2.3 热解设备第25-29页
        2.3.1 固定床第25-26页
        2.3.2 移动床第26-27页
        2.3.3 流化床第27-28页
        2.3.4 回转窑第28-29页
    2.4 热解物料与热解产物分析方法第29-30页
        2.4.1 热解物料的分析法第29页
        2.4.2 液体产物分析方法第29-30页
        2.4.3 固体产物分析方法第30页
    2.5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实验系统设计第31-51页
    3.1 实验系统第31-46页
        3.1.1 设计原则第32-33页
        3.1.2 热解炉结构第33-38页
        3.1.3 气体加热系统第38-41页
        3.1.4 数据采集系统第41-44页
        3.1.5 热解气体冷凝及液体收集系统第44-46页
    3.2 实验材料第46-47页
    3.3 实验目的和方法第47-49页
        3.3.1 实验目的第47-48页
        3.3.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3.4 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实验结果及产物分析讨论第51-79页
    4.1 热解原始物料热失重分析第51-52页
    4.2 热解过程中温度分布情况第52-63页
        4.2.1 料层高度方向温度分布第52-55页
        4.2.2 沿料层高度方向温度梯度分布第55-57页
        4.2.3 沿热解炉高度方向物料升温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第57-59页
        4.2.4 料层水平内径向温度分布第59-61页
        4.2.5 线路板加热温度对热解区域迁移速度的影响特征第61-63页
    4.3 热解过程中压力分布情况第63-66页
        4.3.1 氮气入口压力分布第63-64页
        4.3.2 热解炉炉膛内压力分布第64-66页
    4.4 热解产物分析第66-74页
        4.4.1 热解油的成分分析第66-67页
        4.4.2 热解残渣的解离特性第67-74页
    4.5 误差分析第74-76页
    4.6 小结第76-79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79-81页
    5.1 结论第79-80页
    5.2 创新点第80页
    5.3 下一步工作与建议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模型的建立和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腔镜下治疗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