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10-15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10-11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1-12页 |
| 4 分组与方法 | 第12-13页 |
| 5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 6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14页 |
| 7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 结果 | 第15-17页 |
| 1 疗效分析 | 第15-16页 |
| 2 安全性指标的评价 | 第16页 |
| 3 不良反应 | 第16-17页 |
| 理论探讨 | 第17-26页 |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7-19页 |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9-20页 |
|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 第20-22页 |
| 4 健脾起痿汤药物组成和方义分析 | 第22页 |
| 5 健脾起痿汤单味药的药性药理研究 | 第22-25页 |
| 6 健脾起痿汤作用机理探讨 | 第25页 |
| 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致谢 | 第27-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附录 | 第33-47页 |
|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表、IIEF-5 表及知情同意书 | 第33-35页 |
| 附录2 文献综述 | 第35-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44-47页 |
| 附录4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