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精密测量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洛伦兹不变性检验的理论模型 | 第12-14页 |
1.1.3 洛伦兹不变性的实验检验 | 第14页 |
1.2 光腔检验洛伦兹不变性 | 第14-22页 |
1.2.1 光腔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1.2.2 光腔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的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1.2.3 光腔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4 PDH稳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5 剩余幅度调制的介绍 | 第19-20页 |
1.2.6 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基础 | 第20-2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 | 第22-23页 |
第2章 腔稳频激光的原理及技术实现 | 第23-33页 |
2.1 激光稳频的主要方式 | 第23页 |
2.2 主动激光稳频的要素 | 第23-26页 |
2.2.1 频率参考 | 第24-25页 |
2.2.2 环路滤波 | 第25-26页 |
2.2.3 频率执行机构 | 第26页 |
2.3 PDH激光稳频的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2.3.1 发展历史 | 第26-27页 |
2.3.2 技术概述 | 第27页 |
2.3.3 光场的相位调制 | 第27-28页 |
2.4 影响频率稳定度的噪声源 | 第28-30页 |
2.4.1 参考腔的噪声 | 第28-29页 |
2.4.2 探测噪声 | 第29页 |
2.4.3 控制系统的噪声 | 第29-30页 |
2.5 窄线宽激光关键技术 | 第30-31页 |
2.5.1 高稳定光腔 | 第30-31页 |
2.5.2 剩余幅度调制 | 第31页 |
2.5.3 光纤噪声压制 | 第31页 |
2.6 窄线宽激光发展趋势 | 第31页 |
2.7 高频率稳定度、超窄线宽激光的应用 | 第31-33页 |
第3章 剩余幅度调制的控制 | 第33-47页 |
3.1 介绍 | 第33-34页 |
3.2 RAM的两种控制方法 | 第34-36页 |
3.2.1 RAM的被动控制 | 第35页 |
3.2.2 RAM的主动控制 | 第35-36页 |
3.3 RAM的特性测量与分析 | 第36-42页 |
3.3.1 RAM特性测量的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3.3.2 RAM的温度和偏振特性 | 第37-39页 |
3.3.3 RAM空间分布 | 第39-42页 |
3.4 两种RAM控制方法的测量结果 | 第42-46页 |
3.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窄线宽激光稳频系统 | 第47-59页 |
4.1 介绍 | 第47-48页 |
4.2 578nm窄线宽激光系统的实验装置 | 第48-51页 |
4.2.1 578nm激光的产生 | 第48-49页 |
4.2.2 578nm稳频的实验系统 | 第49-51页 |
4.3 激光稳频系统性能测试 | 第51-56页 |
4.3.1 隔振平台的振动测量 | 第51-52页 |
4.3.2 腔的线宽测量 | 第52-53页 |
4.3.3 频率噪声谱测量 | 第53-55页 |
4.3.4 拍频线宽及频率稳定性 | 第55-56页 |
4.4 小结 | 第56-59页 |
第5章 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的实验系统 | 第59-79页 |
5.1 介绍 | 第59-60页 |
5.2 光腔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的实验装置 | 第60-70页 |
5.2.1 激光系统及光纤噪声压制 | 第61-62页 |
5.2.2 激光的双光束传输 | 第62-63页 |
5.2.3 参考腔及真空系统 | 第63-64页 |
5.2.4 PDH稳频光路 | 第64-65页 |
5.2.5 光功率稳定系统 | 第65-66页 |
5.2.6 环境控制系统 | 第66-68页 |
5.2.7 拍频测量系统 | 第68-69页 |
5.2.8 单轴转台 | 第69-70页 |
5.3 激光频率的PDH锁定 | 第70-75页 |
5.3.1 激光入腔的模式匹配 | 第70页 |
5.3.2 参考腔的光学特性 | 第70-72页 |
5.3.3 调制频率的选取 | 第72-73页 |
5.3.4 光纤噪声压制系统中的频率干扰 | 第73-74页 |
5.3.5 频率锁定 | 第74-75页 |
5.4 系统的自动化 | 第75-77页 |
5.4.1 转台控制与数据采集 | 第75-76页 |
5.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6-77页 |
5.5 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洛伦兹不变性检验系统的噪声源与优化 | 第79-99页 |
6.1 影响拍频频率稳定度的因素 | 第79-91页 |
6.1.1 光传输上转台时,光路指向变化 | 第79-81页 |
6.1.2 腔内的光功率波动 | 第81-85页 |
6.1.3 转台台面的倾斜度变化 | 第85-89页 |
6.1.4 系统的频率噪声和稳定度 | 第89-91页 |
6.2 洛伦兹不变性检验系统的优化 | 第91-96页 |
6.2.1 两路光分别传输上转台的实验装置 | 第91-92页 |
6.2.2 RAM的优化 | 第92-93页 |
6.2.3 优化后的系统的频率噪声和稳定度 | 第93-96页 |
6.3 小结 | 第96-99页 |
第7章 洛伦兹不变性检验的数据处理 | 第99-113页 |
7.1 拟合步骤 | 第100-107页 |
7.2 Robertson-Mansouri-Sexl检验模型分析 | 第107页 |
7.3 Standard Model Extension检验模型分析 | 第107-108页 |
7.4 洛伦兹不变性检验系统改进后的结果 | 第108-110页 |
7.5 小结 | 第110-113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9页 |
8.1 研究总结 | 第113-116页 |
8.2 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附录 | 第129-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