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及观测方法论文

基于改进联合概率模型的厦门岛极端水位预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9页
第二章 台风场、ADCIRC、SWAN数值模型及JPM-OS方法简介第19-31页
    2.1 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型第19-21页
        2.1.1 台风气压场第19页
        2.1.2 最大风速半径第19-20页
        2.1.3 台风风场第20-21页
    2.2 ADCIRC模型第21-24页
        2.2.1 模型基本方程第21-22页
        2.2.2 底部切应力和表面风应力第22-23页
        2.2.3 边界条件第23-24页
    2.3 SWAN模型及ADCIRC-SWAN波流耦合模型第24-25页
        2.3.1 模型基本方程第24页
        2.3.2 ADCIRC-SWAN波流耦合模型第24-25页
    2.4 JPM-OS方法介绍第25-29页
        2.4.1 JPM概述第25-27页
        2.4.2 JPM-OS概述第27-28页
        2.4.3 贝叶斯正交法概述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31-48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31-34页
        3.1.1 气候特点第32页
        3.1.2 潮汐潮流第32-33页
        3.1.3 余流与波浪第33页
        3.1.4 台风大风灾害第33页
        3.1.5 风暴潮灾害第33-34页
        3.1.6 强降雨灾害第34页
    3.2 水动力模型建立第34-38页
        3.2.1 地形网格建立第34-37页
        3.2.2 模型参数设置第37-38页
    3.3 天文潮验证第38-39页
    3.4 台风的风场验证第39-45页
        3.4.1 典型台风选取第39-41页
        3.4.2 台风风场模拟及验证第41-45页
    3.5 基于ADCIRC-SWAN波流耦合模型的风暴潮验证第45-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JPM-OS在厦门岛的实现第48-69页
    4.1 台风样本收集及统计第48-52页
        4.1.1 台风参数化描述第48页
        4.1.2 数据收集第48-52页
        4.1.3 台风样本数据统计第52页
        4.1.4 台风年率的计算第52页
    4.2 台风样本特征值的概率分布拟合第52-55页
        4.2.1 △P的概率分布第52-53页
        4.2.2 Vf的概率分布第53-54页
        4.2.3 θ的概率分布第54-55页
        4.2.4 Dis的概率分布第55页
    4.3 最佳抽样法重组台风第55-58页
        4.3.1 贝叶斯正交在本研究的实现第55-56页
        4.3.2 重组台风与不同登陆点匹配第56-58页
    4.4 合成台风在典型路径上模拟第58-60页
        4.4.1 典型路径的确定第58-59页
        4.4.2 合成台风与典型路径匹配第59-60页
    4.5 合成台风登陆时间的设置第60-61页
    4.6 极值水位的预测第61-67页
        4.6.1 频率分析法预测极端水位第61-62页
        4.6.2 JPM-OS法预测水位第62-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总结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护理用品(PCPs)中的特征化学物质的生态毒性评价和潜在风险研究
下一篇:曲面墩底滚动摇摆桥墩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