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湖泊间隙水氮磷组成及沉积物氮磷释放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前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第11-13页
        1.2.2 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影响及生态修复机制第13-14页
        1.2.3 基于工程材料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控制技术第14-15页
        1.2.4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释放控制技术途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沉水植物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16页
        1.3.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16-17页
        1.3.3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DOM时空变化的影响第17页
        1.3.4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滇池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的影响第17-18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19-2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页
    2.2 材料制作与模拟实验简介第19-20页
    2.3 样品采集第20-21页
    2.4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21-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58页
    3.1 基于水生植物修复的滇池沉积物氮磷释放控制效果第23-28页
        3.1.1 滇池沉水植物分布对间隙水DTN和DTP时空变化的影响第23-25页
        3.1.2 滇池沉水植物分布对间隙水氮磷组成时空变化的影响第25-27页
        3.1.3 滇池沉水植物分布对间隙水氮磷比时空变化的影响第27-28页
    3.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间隙水氮磷浓度及形态组成的影响第28-37页
        3.2.1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间隙水DTN和DTP时空变化的影响第28-30页
        3.2.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间隙水氮磷组成时空变化的影响第30-34页
        3.2.3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间隙水氮磷比时空变化的影响第34-37页
    3.3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间隙水中DOM时空变化的影第37-52页
        3.3.1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间隙水中CDOM紫外时空变化特征第37-43页
        3.3.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间隙水中DOM三维荧光光谱时空变化特征第43-45页
        3.3.3 滇池沉积物间隙水荧光组分特征分析第45-48页
        3.3.4 滇池沉积物间隙水荧光组分荧光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第48-52页
    3.4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的影响第52-58页
        3.4.1 原位条件下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第52-53页
        3.4.2 模拟条件下不同处理对滇池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第53-56页
        3.4.3 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因素第56-58页
4 讨论第58-67页
    4.1 滇池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58-60页
    4.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60-63页
    4.3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DOM的时空变化的影响第63-64页
    4.4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的影响第64-6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1.1 滇池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67页
        5.1.2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间隙水氮磷时空变化的影响第67页
        5.1.3 水生植物及其材料组合对间隙水DOM时空变化的影响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对云南两个乡镇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澜沧江下游氮磷营养盐时空差异性对水库建设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