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电离层系统概述 | 第13-15页 |
1.2 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简介 | 第15-17页 |
1.3 电离层中尺度结构主要观测方式及现状 | 第17-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观测数据及处理方法 | 第23-33页 |
2.1 全天空气辉仪观测 | 第23-25页 |
2.2 GNSS TEC观测 | 第25-29页 |
2.2.1 GPS TEC观测 | 第25-28页 |
2.2.2 北斗GEO TEC观测 | 第28页 |
2.2.3 GPS TEC与北斗GEO TEC观测比较 | 第28-29页 |
2.3 互谱方法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 | 第33-53页 |
3.1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简介 | 第33-35页 |
3.2 不同观测方式下MSTIDs的观测对比 | 第35-44页 |
3.2.1 全天空气辉观测 | 第35-36页 |
3.2.2 GPS TEC观测 | 第36-39页 |
3.2.3 北斗GEO TEC观测 | 第39页 |
3.2.4 多普勒效应和背景影响 | 第39-44页 |
3.3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观测特性 | 第44-47页 |
3.4 讨论与分析 | 第47-51页 |
3.4.1 低层大气重力波 | 第48-49页 |
3.4.2 电动力学过程 | 第49-51页 |
3.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低纬度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 | 第53-69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53-54页 |
4.2 观测特征 | 第54-64页 |
4.2.1 发生率 | 第58-63页 |
4.2.2 特征参数 | 第63-64页 |
4.3 驱动源探讨 | 第64-68页 |
4.4 小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中低纬度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纬向梯度 | 第69-89页 |
5.1 电离层经度结构简介 | 第69-70页 |
5.2 中低纬度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纬向梯度特征 | 第70-76页 |
5.2.1 事例分析 | 第71页 |
5.2.2 地方时变化 | 第71-74页 |
5.2.3 季节变化 | 第74-75页 |
5.2.4 纬度变化 | 第75-76页 |
5.3 地磁活动响应特征 | 第76-82页 |
5.3.1 磁暴响应 | 第76-80页 |
5.3.2 中小地磁扰动响应 | 第80-82页 |
5.4 讨论 | 第82-86页 |
5.5 小结 | 第86-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5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与意义 | 第89-9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