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境内的新石器文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时间范围界定 | 第9-10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田野工作 | 第10-11页 |
(二) 研究认识 | 第11-13页 |
四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 研究设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大理州境内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概况 | 第15-18页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15页 |
一 地质 | 第15页 |
二 地貌 | 第15页 |
第二节 气候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水文 | 第16-18页 |
(一) 澜沧江水系 | 第16页 |
(二) 金沙江水系 | 第16页 |
(三) 元江(红河)水系 | 第16页 |
(四) 洱海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大理州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定性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文化定性 | 第18-26页 |
一 新光遗址 | 第18-19页 |
二 宾川白羊村遗址 | 第19-21页 |
三 剑川海门口遗址 | 第21-23页 |
四 大理银梭岛遗址 | 第23-24页 |
五 大理马龙遗址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其他遗址的文化内涵界定 | 第26-28页 |
一 弥渡龙潭山遗址 | 第26-27页 |
二 弥渡营盘山遗址 | 第27页 |
三 祥云小龙山遗址 | 第27页 |
四 祥云清华洞洞穴遗址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大理州境内新石器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第28-57页 |
第一节 新光遗址 | 第28-36页 |
一 新光遗址的出土材料的分组 | 第28-33页 |
二 新光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海门口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第36-43页 |
一 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出土材料分析 | 第36-38页 |
二 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材料分组 | 第38-40页 |
三 海门口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第40-43页 |
第三节 银梭岛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第43-53页 |
一 典型探方层位关系与地层分组研究 | 第43-45页 |
二 银梭岛遗址出土材料分组 | 第45-49页 |
三 银梭岛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第49-53页 |
第四节 白羊村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第53-57页 |
一 白羊村遗址的分段 | 第53-54页 |
二 白羊村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大理州境内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