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石墨烯/磁性颗粒/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电磁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第9-12页
        1.2.1 电磁波的起源及电磁辐射的概念第9-10页
        1.2.2 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第10-11页
        1.2.3 电磁污染的危害第11-12页
    1.3 电磁防护理论概述第12-16页
        1.3.1 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意义及概述第12页
        1.3.2 电磁屏蔽的概述及机理第12-15页
        1.3.3 吸波材料的概述及机理第15-16页
    1.4 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第16-19页
        1.4.1 多孔类电磁屏蔽材料第16-17页
        1.4.2 表层导电类屏蔽材料第17页
        1.4.3 金属及合金类屏蔽材料第17页
        1.4.4 复合材料类电磁屏蔽材料第17-19页
    1.5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概述第19-20页
        1.5.1 石墨烯概述第19页
        1.5.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概述第19页
        1.5.3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第19-20页
    1.6 电磁超材料吸收器的概述第20-21页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分析测试方法第23-27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分析表征方法第24-27页
        2.2.1 实验分析方法第24-25页
        2.2.2 电磁屏蔽性能及吸波性能测试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石墨烯/ABS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第27-41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石墨烯的表征第27-28页
    3.3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第28-31页
        3.3.1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实验过程第28-29页
        3.3.2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29-31页
    3.4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第31-34页
        3.4.1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实验过程第31-32页
        3.4.2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2-34页
    3.5 两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第34-36页
    3.6 两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ABS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第36-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石墨烯/磁性纳米颗粒/ABS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第41-51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第41-45页
        4.2.1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的实验方法第41-42页
        4.2.2 方法一制备石墨烯/Fe_3O_4 复合粉末的表征第42-44页
        4.2.3 方法一制备的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第44-45页
    4.3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第45-47页
        4.3.1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的实验方法第45页
        4.3.2 方法二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5-46页
        4.3.3 方法二制备不同Fe_3O_4 填充质量的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第46-47页
    4.4 两种方法制备石墨烯/Fe_3O_4/ABS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比较第47-48页
    4.5 石墨烯/Ni/ABS复合材料第48-50页
        4.5.1 石墨烯/Ni/AB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8-49页
        4.5.2 石墨烯/Ni复合粉末的表征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制备石墨纸/环氧树脂超材料电磁波吸收器及性能表征第51-55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石墨纸/环氧树脂超材料的制备第51-52页
    5.3 石墨纸/环氧树脂超材料的吸波性能第52-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全文小结第55-57页
    6.1 全文结论第55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55-56页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化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化学发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多级碳纤维-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