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藏储层物性时变数值模拟及流场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储层物性时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油藏流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储层物性时变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2.4 油藏流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设计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储层物性时变机理及表征方法 | 第19-37页 |
2.1 储层物性时变规律 | 第19-23页 |
2.1.1 水驱前后微观特征对比 | 第19-20页 |
2.1.2 水驱前后渗透率对比 | 第20-22页 |
2.1.3 水驱前后相渗曲线对比 | 第22-23页 |
2.2 储层物性时变机理 | 第23-27页 |
2.2.1 渗透率时变机理 | 第23-25页 |
2.2.2 润湿性时变机理 | 第25-27页 |
2.3 储层物性时变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4 储层物性时变数值模拟应用 | 第28-29页 |
2.5 储层物性时变表征新方法 | 第29-35页 |
2.5.1 水驱强度表征参数确定 | 第30-32页 |
2.5.2 渗透率与面通量的关系 | 第32-33页 |
2.5.3 相渗曲线与面通量的关系 | 第33-34页 |
2.5.4 时变后相渗曲线获取方法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储层时变数学模型 | 第37-46页 |
3.1 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3.1.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7页 |
3.1.2 微分方程建立 | 第37-40页 |
3.2 数值模型 | 第40-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软件编制及应用 | 第46-66页 |
4.1 软件简介 | 第46页 |
4.2 软件功能介绍 | 第46-48页 |
4.3 软件使用说明 | 第48-50页 |
4.4 软件可靠性验证 | 第50-55页 |
4.5 储层物性变化影响研究 | 第55-60页 |
4.5.1 不同参数时变影响 | 第55-59页 |
4.5.2 计算稳定性验证 | 第59-60页 |
4.6 软件的矿场应用 | 第60-65页 |
4.6.1 油田简介 | 第60页 |
4.6.2 应用效果 | 第60-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流场评价体系 | 第66-74页 |
5.1 油藏流场 | 第66页 |
5.2 流场强度 | 第66-70页 |
5.2.1 聚类分析 | 第66-67页 |
5.2.2 流场强度确定 | 第67-70页 |
5.3 流场分级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产液结构优化 | 第74-83页 |
6.1 潜力区评价 | 第74-76页 |
6.2 优化方案设计 | 第76-8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