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储罐地基处理概述 | 第9-10页 |
1.1.1 储罐地基处理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1.2 储罐地基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1.2 变截面桩研究应用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变截面桩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2.2 螺纹桩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挖孔扩底桩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支盘桩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5 涡压挤扩扩径桩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储罐复合地基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变截面桩复合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涡压扩径桩成桩机理及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 第18-35页 |
2.1 涡压扩径桩成桩机理 | 第18-22页 |
2.1.1 涡压扩径桩的提出 | 第18页 |
2.1.2 涡压扩径桩的成桩机理 | 第18-20页 |
2.1.3 涡压扩径桩的室内验证试验 | 第20页 |
2.1.4 涡压扩径桩的成桩过程 | 第20-22页 |
2.2 单桩承载机理试验研究 | 第22-30页 |
2.2.1 模型试验方案及过程 | 第22-30页 |
2.3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0-33页 |
2.3.1 荷载沉降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2.3.2 单桩模型桩身轴力分析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涡压扩径桩单桩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 | 第35-52页 |
3.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35-36页 |
3.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3.1.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5-36页 |
3.1.3 ABAQUS中的接触模型 | 第36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3.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6-37页 |
3.2.2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 第37-38页 |
3.2.3 单桩模型几何方案及尺寸 | 第38页 |
3.2.4 单桩模型参数选取 | 第38-39页 |
3.2.5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39页 |
3.2.6 分析步设置 | 第39-41页 |
3.3 单桩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处理及分析 | 第41-51页 |
3.3.1 单桩模型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 第41-43页 |
3.3.2 单桩模型桩身轴力分析 | 第43-45页 |
3.3.3 单桩模型桩侧摩阻力分析 | 第45-47页 |
3.3.4 单桩模型桩周土变形分析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双扩径部错位涡压扩径群桩地基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52-68页 |
4.1 数值模拟方案 | 第52-55页 |
4.1.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52-53页 |
4.1.2 参数的选取 | 第53页 |
4.1.3 模型边界条件及划分网格 | 第53-55页 |
4.1.4 地应力平衡 | 第55页 |
4.2 等截面桩复合地基与涡压扩径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 第55-56页 |
4.3 错位涡压扩径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 第56-66页 |
4.3.1 荷载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4.3.2 褥垫层厚度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4.3.3 褥垫层模量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4.3.4 桩周土体模量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63-65页 |
4.3.5 桩体模量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