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12-13页 |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二、选题的可行性 | 第13页 |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一、汉魏六朝碑刻文字研究 | 第13-14页 |
| 二、汉字构形系统的研究 | 第14-17页 |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墨香阁北朝墓志楷书字样的整理与分析 | 第19-39页 |
| 第一节 异写字样的类聚 | 第19-28页 |
| 一、异写字的类型 | 第20-25页 |
| 二、主形的确定原则 | 第25-28页 |
| 第二节 异构字样的类聚 | 第28-36页 |
| 一、异构字与异写字的区别 | 第28-30页 |
| 二、异构字的类型 | 第30-36页 |
| 第三节 同形现象 | 第36-39页 |
| 一、同形构件 | 第36-37页 |
| 二、同形字 | 第37页 |
| 三、构件和字的同形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墨香阁北朝墓志楷书的构形元素 | 第39-62页 |
| 第一节 形素 | 第39-45页 |
| 一、形素的定义 | 第39-40页 |
| 二、形素的离析原则 | 第40-45页 |
| 第二节 形位 | 第45-50页 |
| 一、形位的定义 | 第45页 |
| 二、形位的归纳原则 | 第45-47页 |
| 三、形位主形择定的标准 | 第47-50页 |
| 四、成字形位和非字形位 | 第50页 |
| 第三节 构件和构意 | 第50-57页 |
| 一、构件的定义 | 第50-51页 |
| 二、构件的级层 | 第51-53页 |
| 三、构形和构意 | 第53-57页 |
| 第四节 构件的功能 | 第57-62页 |
| 一、构件的表形功能 | 第57-58页 |
| 二、构件的表义功能 | 第58-59页 |
| 三、构件的示音功能 | 第59-60页 |
| 四、构件的标示功能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墨香阁北朝墓志楷书的结构 | 第62-72页 |
| 第一节 独体字、准独体字和合体字 | 第62-63页 |
| 一、独体字和准独体字 | 第62页 |
| 二、合体字 | 第62-63页 |
| 第二节 平面组合和层次组合 | 第63-65页 |
| 一、平面结构 | 第63页 |
| 二、层次结构 | 第63-65页 |
| 第三节 构形模式 | 第65-72页 |
| 一、全功能零合成字 | 第65-67页 |
| 二、形义合成字 | 第67-68页 |
| 三、形音合成字 | 第68页 |
| 四、标义合成字 | 第68-69页 |
| 五、标音合成字 | 第69页 |
| 六、会义合成字 | 第69-70页 |
| 七、义音合成字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墨香阁北朝墓志楷书构形系统的特点 | 第72-79页 |
| 第一节 墨香阁北朝墓志与北魏石刻楷书构形系统的共时比较 | 第72-74页 |
| 第二节 墨香阁北朝墓志与其他文字构形系统的历时比较 | 第74-76页 |
| 第三节 墨香阁北朝墓志楷书构形系统的特点 | 第76-79页 |
| 结语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附1:墨香阁北朝墓志文献及其拓片编号 | 第82-86页 |
| 附2:墨香阁藏北朝墓志楷书基础构件表 | 第86-106页 |
| 后记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