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1页 |
1.1 光催化技术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光催化技术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3 g-C_3N_4光催化材料 | 第12-29页 |
1.3.1 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3.2 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性质与制备 | 第12-15页 |
1.3.2.1 块状和介孔g-C_3N_4 | 第13-14页 |
1.3.2.3 g-C_3N_4纳米片和薄膜 | 第14页 |
1.3.2.4 一维g-C_3N_4纳米棒/纳米管 | 第14页 |
1.3.2.5 g-C_3N_4零维量子点 | 第14-15页 |
1.3.3 g-C_3N_4的光催化应用 | 第15-21页 |
1.3.3.1 光催化分解水产H_2和O_2 | 第15-16页 |
1.3.3.2 光催化还原CO_2 | 第16-18页 |
1.3.3.3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 第18-20页 |
1.3.3.4 细菌消毒 | 第20-21页 |
1.3.4 g-C_3N_4修饰及改性方法 | 第21-29页 |
1.3.4.1 掺杂 | 第21-22页 |
1.3.4.2 修饰 | 第22-24页 |
1.3.4.3 复合形成异质结 | 第24-26页 |
1.3.4.4 设计Z型体系 | 第26-27页 |
1.3.4.5 染料敏化 | 第27-2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9-31页 |
第2章 简易水热法制备碳点修饰g-C_3N_4光催化材料及其制氢性能研究 | 第31-48页 |
2.1 前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块状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2 CDs/g-C_3N_4 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 第33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33-34页 |
2.2.4 光催化制氢性能测试 | 第34页 |
2.2.5 光电化学测试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2.3.1 CDs/g-C_3N_4 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35-36页 |
2.3.2 CDs/g-C_3N_4 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36-43页 |
2.3.3 光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 第43-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金属硫化物修饰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光诱导合成与制氢性能研究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2.1 块状g-C_3N_4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 第50页 |
3.2.2 NiS_x/g-C_3N_4 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 第50页 |
3.2.3 其他MS_x/g-C_3N_4 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 第50-51页 |
3.2.4 样品表征 | 第51页 |
3.2.5 光催化制氢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2.6 光电化学测试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3.3.1 NiS_x/g-C_3N_4 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52-53页 |
3.3.2 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53-59页 |
3.3.3 光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 第59-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4.1 结论 | 第65-66页 |
4.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