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Gm2-MMP启动子分离及Gm2-MMP互作蛋白筛选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 种子活力研究进展第12-17页
        1.1 种子活力的定义第12-13页
        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第13-15页
        1.3 大豆种子活力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大豆种子劣变研究进展第16-17页
    2 MMP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7-23页
        2.1 MMPs的发现和分布第17-19页
        2.2 MMPs的结构第19-20页
        2.3 MMPs的分类第20-21页
        2.4 MMPs参与植物抵御逆境胁迫第21-22页
        2.5 大豆MMP研究进展第22-23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Gm2-MMP启动子的分离及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26-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36页
        1.1 实验材料第26-28页
        1.2 实验方法第28-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2.1 大豆叶片总DNA的提取第36-37页
        2.2 Gm2-MMP基因的启动子分离第37-38页
        2.3 Gm2-MMP基因的启动子分析第38-39页
        2.4 Gm2-MMP基因的启动子片段缺失载体构建第39-40页
        2.5 Gm2-MMP基因的启动子缺失片段烟草叶片瞬时表达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第三章 Gm2-MMP互作蛋白的筛选第42-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9页
        1.1 实验材料第42-44页
        1.2 实验方法第44-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6页
        2.1 膜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BT3-SUC-Gm2-MMP的鉴定第49-50页
        2.2 pBT3-SUC-Gm2-MMP自激活检测和功能检测第50-51页
        2.3 膜蛋白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第51-53页
        2.4 酵母阳性克隆DNA提取和测序比对第53-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第四章 Gm2-MMP与Gm-PM31互作的验证及Gm-PM31的表达特性分析第58-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70页
        1.1 实验材料第59-61页
        1.2 实验方法第61-70页
    2 结果分析第70-80页
        2.1 Gm-PM3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0-71页
        2.2 Gm-PM31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71页
        2.3 Gm-PM31编码产物的亚细胞定位第71-72页
        2.4 酵母双杂交验证Gm2-MMP与Gm-PM31互作第72-73页
        2.5 双分子荧光互补Gm2-MMP与Gm-PM31的载体构建第73-74页
        2.6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Gm2-MMP与Gm-PM31互作第74-75页
        2.7 大豆种子总RNA的提取与cDNA质量检测第75-76页
        2.8 Gm-PM31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第76-78页
        2.9 高温高湿胁迫下Gm-PM31的表达特性分析第78-80页
    3 讨论第80-84页
第五章 大豆PM31基因转拟南芥阳性植株的筛选第84-9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90页
        1.1 实验材料第84-85页
        1.2 实验方法第85-9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2.1 Gm-PM3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0-91页
        2.2 Gm-PM31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筛选和鉴定第91-94页
全文总结第94-96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8页
附录第108-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氮与接种蚯蚓对三叶草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及促生机制
下一篇:不结球白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株型表型性状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