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污泥简介 | 第10-12页 |
1.2.1 污泥的特点及危害 | 第10-11页 |
1.2.2 污泥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 污泥的处理及应用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2 对污泥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 第14-15页 |
1.3.3 污泥的综合利用 | 第15-16页 |
1.4 防辐射功能集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抗电磁辐射性能 | 第16-17页 |
1.4.2 抗中子辐射性能 | 第17-18页 |
1.4.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利用污泥煅烧防辐射集料的社会效益 | 第19-22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2-24页 |
第2章 防辐射集料原材料及试验方法分析 | 第24-33页 |
2.1 原材料分析 | 第24-26页 |
2.1.1 化学成分分析 | 第24页 |
2.1.2 热重分析 | 第24-26页 |
2.1.3 原材料处理 | 第26页 |
2.2 试验方法及测试分析 | 第26-32页 |
2.2.1 试验测试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2.2 集料物理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2.2.3 集料的屏蔽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1页 |
2.2.4 集料的制备流程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污泥掺量对防辐射功能集料的焙烧温度、矿物组成的影响 | 第33-42页 |
3.1 污泥掺量对集料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 污泥掺量对集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1 不同污泥掺量下的集料矿物组成 | 第35-36页 |
3.2.2 n值分析 | 第36-37页 |
3.3 污泥掺量对集料物理力学与屏蔽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3.3.1 污泥掺量对集料物理力学与屏蔽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污泥集料烧成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机理及其控制方法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烧成制度对防辐射功能集料的性能影响 | 第42-62页 |
4.1 烧成制度设计 | 第42-52页 |
4.1.1 预烧制度 | 第42-44页 |
4.1.2 温升速率 | 第44-45页 |
4.1.3 焙烧温度与时间 | 第45-47页 |
4.1.4 冷却制度 | 第47-48页 |
4.1.5 烧成工艺参数的建立 | 第48-52页 |
4.2 烧成制度对集料物理力学与屏蔽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52-60页 |
4.2.1 吸水率、气孔率 | 第52-53页 |
4.2.2 强度、体积密度、线吸收系数 | 第53-54页 |
4.2.3 集料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54-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含Ni、Fe电镀污泥生产防辐射集料工艺及重金属离子浸出特性 | 第62-72页 |
5.1 防辐射集料生产工艺 | 第62-65页 |
5.1.1 污泥防辐射生料球的制备 | 第62-63页 |
5.1.2 生料球的煅烧与冷却 | 第63-64页 |
5.1.3 烧成产品性能 | 第64-65页 |
5.2 污泥生料的重金属离子浓度浸出试验 | 第65-70页 |
5.2.1 煅烧污泥在酸性环境下的重金属浸出能力 | 第66页 |
5.2.2 煅烧污泥在碱性环境下的重金属浸出能力 | 第66-67页 |
5.2.3 煅烧污泥在氯离子(中性)环境下的重金属浸出能力 | 第67-68页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