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裂纹扩展机理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1.2.2 有限单元法在裂纹扩展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3.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1.3.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含表面裂纹的轴承内圈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15-25页 |
| 2.1 扩展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15-16页 |
| 2.2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 2.3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初始裂纹形状与位置的确定 | 第19-20页 |
| 2.4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 2.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 2.4.2 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22-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分析 | 第25-55页 |
| 3.1 疲劳裂纹扩展基础理论 | 第25-28页 |
| 3.2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临界载荷 | 第28-31页 |
| 3.2.1 初始裂纹尺寸对裂纹扩展临界载荷的影响规律 | 第28-30页 |
| 3.2.2 初始裂纹深度对裂纹扩展临界载荷的影响规律 | 第30-31页 |
| 3.3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形状变化规律 | 第31-36页 |
| 3.3.1 初始裂纹尺寸对裂纹扩展形状变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 3.3.2 初始裂纹深度对裂纹扩展形状变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4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变化规律 | 第36-43页 |
| 3.4.1 线性载荷下裂纹边的扩展路径 | 第36-39页 |
| 3.4.2 循环载荷下裂纹边的扩展路径 | 第39-43页 |
| 3.5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能量分析 | 第43-54页 |
| 3.5.1 线性载荷下裂纹扩展能量分析 | 第43-49页 |
| 3.5.2 循环载荷下裂纹扩展能量分析 | 第49-5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评估 | 第55-66页 |
| 4.1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场 | 第55-60页 |
| 4.1.1 不同初始裂纹尺寸下裂纹尖端应力场 | 第55-57页 |
| 4.1.2 不同初始裂纹深度下裂纹尖端应力场 | 第57-60页 |
| 4.2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计算 | 第60-62页 |
| 4.3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表面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 第62-6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5.1 结论 | 第66页 |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