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民爆企业备件管理系统研究--以柳州WQ公司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备件分类研究第12页
        1.2.2 备件库存控制策略研究第12-14页
        1.2.3 备件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第14-16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标第16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柳州WQ公司备件管理现状第18-22页
    2.1 柳州WQ公司简介第18页
    2.2 柳州WQ公司外部环境与经营状况第18页
    2.3 柳州WQ公司设备管理现状第18-21页
        2.3.1 柳州WQ公司设备构成第18-19页
        2.3.2 柳州WQ公司设备和备件特点第19页
        2.3.3 WQ公司设备备件管理框架第19-20页
        2.3.4 柳州WQ公司备件库存结构和资金占用情况分析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柳州WQ公司备件管理优化研究第22-46页
    3.1 柳州WQ公司备件存储控制优化的说明第22页
    3.2 备件管理的基础理论第22-25页
        3.2.1 备件管理概述第22页
        3.2.2 备件分类方法第22-23页
        3.2.3 备件需求预测方法第23-25页
    3.3 柳州WQ公司备件库存管理优化第25-26页
        3.3.1 设定备件库存控制目标第25-26页
    3.4 备件分类第26-30页
        3.4.1 本文研究对象和备件分类原则第26页
        3.4.2 备件分类流程第26-30页
    3.5 备件需求预测第30-38页
        3.5.1 贝叶斯备件需求预测模型步骤第31-32页
        3.5.2 贝叶斯备件预测模型实例分析第32-38页
    3.6 随机型快速流动备件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与构建第38-42页
        3.6.1 Ⅱ-A类备件采购与库存控制策略第38-42页
        3.6.2 Ⅱ-B和Ⅱ-C类备件采购与库存控制策略第42页
    3.7 随机型慢速流动备件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与构建第42-44页
    3.8 备件库存管理优化效果第44-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柳州WQ公司备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第46-68页
    4.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第46-48页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48页
    4.3 用户角色划分第48页
    4.4 系统流程分析第48-53页
        4.4.1 备件采购计划管理流程第48-51页
        4.4.2 备件采购管理实施流程第51-52页
        4.4.3 备件库存管理流程第52-53页
    4.5 各模块流程分析第53-54页
        4.5.1 采购计划管理第53页
        4.5.2 采购过程管理第53页
        4.5.3 库存管理第53-54页
        4.5.4 统计与查询第54页
        4.5.5 基础信息管理第54页
        4.5.6 系统管理第54页
    4.6 系统信息模型设计第54页
    4.7 数据库设计第54-62页
        4.7.1 备件信息表第56页
        4.7.2 备件分类表第56页
        4.7.3 Ⅰ类备件采购计划编制表第56-57页
        4.7.4 Ⅰ类备件采购申请表第57页
        4.7.5 Ⅱ/Ⅲ类备件采购计划表第57-58页
        4.7.6 Ⅱ/Ⅲ类备件采购申请表第58页
        4.7.7 采购合同表第58-59页
        4.7.8 一级库入库表第59页
        4.7.9 一级库领料申请表第59-60页
        4.7.10 一级库出库表第60页
        4.7.11 二级库入库表第60-61页
        4.7.12 二级库领料申请表第61页
        4.7.13 二级库出库表第61-62页
        4.7.14 一级库Ⅰ类退库表第62页
    4.8 原型系统开发与测试第62-67页
        4.8.1 系统开发环境第62-63页
        4.8.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与测试第63-66页
        4.8.3 系统应用情况第66-67页
    4.9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5.1 总结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库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拉普拉斯机制的差分隐私保护K-means++聚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