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生成背景 | 第18-28页 |
2.1 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2.1.1 国内实现“四个伟大”的需要 | 第18页 |
2.1.2 党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 第18-19页 |
2.1.3 社会形成“三清”政治生态的需要 | 第19页 |
2.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 第19-20页 |
2.2 理论渊源 | 第20-25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依法治腐思想 | 第20-22页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依法治腐思想 | 第22-23页 |
2.2.3 西方主要国家依法治腐经验的借鉴 | 第23-25页 |
2.2.4 中国传统文化依法治腐思想的扬弃 | 第25页 |
2.3 现实基础 | 第25-28页 |
2.3.1 全党凝聚的共识 | 第25-26页 |
2.3.2 治腐压倒性态势形成 | 第26-27页 |
2.3.3 人民群众的期盼 | 第27页 |
2.3.4 遏制腐败的长久之策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7页 |
3.1 科学构建治腐的法制规范体系 | 第28-31页 |
3.1.1 切实提升治腐的法治意识 | 第28-29页 |
3.1.2 有效推进治腐的精准立法 | 第29-30页 |
3.1.3 系统编织治腐的法制笼子 | 第30-31页 |
3.2 有效规范治腐的法治实施体系 | 第31-34页 |
3.2.1 日益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 第32-33页 |
3.2.2 有效规范司法执法行为 | 第33-34页 |
3.2.3 真正落实执法责任追究 | 第34页 |
3.3 严密编织治腐的法治监督体系 | 第34-40页 |
3.3.1 强化党内治腐的法规监督 | 第35-36页 |
3.3.2 创新党外治腐的法治监督 | 第36-38页 |
3.3.3 保障人民治腐的法治监督 | 第38-39页 |
3.3.4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新 | 第39-40页 |
3.4 着力铸造治腐的良好法治环境 | 第40-42页 |
3.4.1 大力开展治腐倡廉制度教育 | 第40-41页 |
3.4.2 切实加强廉政法治文化建设 | 第41-42页 |
3.4.3 努力营造法治治腐的浓厚氛围 | 第42页 |
3.5 逐步完善治腐的党内法规体系 | 第42-47页 |
3.5.1 突出党章作为根本遵循 | 第43-44页 |
3.5.2 构建“1+4”法规体系框架 | 第44-45页 |
3.5.3 衔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特点和重要价值 | 第47-55页 |
4.1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特点 | 第47-49页 |
4.1.1 坚持问题导向化 | 第47-48页 |
4.1.2 突出法制系统化 | 第48-49页 |
4.1.3 加强法治规范化 | 第49页 |
4.2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9-52页 |
4.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依法治腐思想的宝库 | 第50页 |
4.2.2 升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依法治腐思想 | 第50-51页 |
4.2.3 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依法治腐新境界 | 第51-52页 |
4.3 习近平依法治腐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52-55页 |
4.3.1 深入推进依法治腐的行动指南 | 第52页 |
4.3.2 积极开展廉洁教育的理论准绳 | 第52-53页 |
4.3.3 强力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武器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