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仪式感量表开发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1.1 旅游中的仪式现象 | 第8-11页 |
| 1.2 旅游作为一种世俗仪式 | 第11-15页 |
| 1.3 旅游仪式感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17页 |
| 1.4 旅游仪式感研究的实用价值 | 第17-18页 |
| 1.5 旅游仪式感研究框架 | 第18-22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1.5.3 技术路径 | 第21-2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2-39页 |
| 2.1 仪式感相关研究 | 第22-28页 |
| 2.1.1 仪式 | 第22-25页 |
| 2.1.2 仪式感 | 第25-26页 |
| 2.1.3 旅游仪式感 | 第26-28页 |
| 2.2 旅游仪式感的嵌入背景 | 第28-35页 |
| 2.2.1 旅游体验中的旅游仪式感 | 第28-31页 |
| 2.2.2 人格理论与旅游仪式感 | 第31-35页 |
| 2.3 旅游量表开发 | 第35-39页 |
| 2.3.1 测量与量表 | 第35-36页 |
| 2.3.2 量表在人文学科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 2.3.3 旅游量表研究 | 第37-39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39-48页 |
| 3.1 研究总体框架 | 第39页 |
| 3.2 质性研究设计 | 第39-40页 |
| 3.3 数量研究概念模型 | 第40-42页 |
| 3.4 变量定义 | 第42页 |
| 3.5 研究对象 | 第42-43页 |
| 3.6 量表开发 | 第43-45页 |
| 3.7 问卷设计 | 第45-48页 |
| 4 旅游仪式感的维度:质性分析 | 第48-57页 |
| 4.1 访谈资料采集 | 第48-49页 |
| 4.2 质性分析过程 | 第49-50页 |
| 4.3 旅游仪式感的维度 | 第50-57页 |
| 4.3.1 维度1:形式性 | 第50-51页 |
| 4.3.2 维度2:具身性 | 第51-52页 |
| 4.3.3 维度3:重复性 | 第52-53页 |
| 4.3.4 维度4:唤醒性 | 第53-54页 |
| 4.3.5 维度5:过渡性 | 第54-55页 |
| 4.3.6 维度6:反结构性 | 第55-57页 |
| 5 旅游仪式感:数量分析 | 第57-95页 |
| 5.1 旅游仪式感量表的前测 | 第57-66页 |
| 5.1.1 前测数据的量表质量评价 | 第58-66页 |
| 5.2 旅游仪式感量表的正式调研 | 第66-71页 |
| 5.2.1 人口统计特征 | 第66-69页 |
| 5.2.2 旅游基本特征 | 第69-71页 |
| 5.3 旅游仪式感量表的质量分析 | 第71-74页 |
| 5.3.1 旅游仪式感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71-72页 |
| 5.3.2 旅游仪式感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72-74页 |
| 5.4 旅游仪式感的基本情况 | 第74-81页 |
| 5.4.1 旅游仪式感维度的基本情况 | 第74-76页 |
| 5.4.2 旅游仪式感的分组比较 | 第76-81页 |
| 5.5 旅游仪式感的影响因素 | 第81-95页 |
| 5.5.1 人口统计特征与旅游仪式感 | 第81-82页 |
| 5.5.2 日常生活的仪式感与旅游仪式感 | 第82-85页 |
| 5.5.3 人格与旅游仪式感 | 第85页 |
| 5.5.4 旅游体验与旅游仪式感 | 第85-95页 |
| 6 研究结论 | 第95-99页 |
| 6.1 研究小结 | 第95-98页 |
| 6.1.1 旅游仪式感量表 | 第95-96页 |
| 6.1.2 旅游仪式感的基本特征描述 | 第96-97页 |
| 6.1.3 旅游仪式感的嵌入背景 | 第97-98页 |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98-9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
| 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99-100页 |
| 附录A | 第100-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 后记 | 第110-111页 |